氨基苯酚的合成方法和产需情况分析(2)
2013-07-14 01:18
导读:企业制定了3年内主导产品对氨基苯酚产量扩大至3万t,a,成为世界同类产品最大生产厂的发展目标。硝基氯化苯是生产对氨基苯酚的上游原料,该企业现
企业制定了3年内主导产品对氨基苯酚产量扩大至3万t,a,成为世界同类产品最大生产厂的发展目标。硝基氯化苯是生产对氨基苯酚的上游原料,该企业现有的4500t/a硝基氯化苯装置, 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该企业决定对这套装置进行改造,改造后的硝基氯化苯生产规模将达到9万t/a,现一期4.5万t/a工程已试产成功。硝基氯化苯新装置建成后,主产品的成本将降低,每年节约资金600万元,为产品拓展更大的国际市场增添了后劲。据了解,新装置改变了过去双塔两头结晶方法,采用单塔一头结晶,减少了设备投资,并缩短结晶分离时间近1O个小时,提高了10%的工作效率。其精馏塔的真空系统由于采用了生产原料作为循环介质,不仅达到了工作要求的真空度,还杜绝了废气污染,减少了物料损失。
近几年我国对氨基苯酚生产能力迅猛扩张。2002年我国PAP产量只有3.5万t左右,现在国内总生产能力已增加到9.6万t/a左右。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国内PAP产能将达到1 1万t以上, 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55%左右。
3.2 需求情况
目前国外对氨基苯酚消费结构为: 医药约占33%、橡胶助剂占64%、染料及其他约占3%。在而我国的对氨基苯酚主要用于医药、橡胶防老剂和染料,其消费构成为:医药占87.9%、橡胶防老剂占7.3%、染料及其他占4.8%,结构明显不合理。
医药方面:对氨基苯酚是生产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扑炎痛(对乙酰氨基乙酰水杨酸酯)、安妥明(对氯苯氧基甲基丙酸乙酯)、心得宁、6一羟基喹啉、维生素B1、烟酰胺复合剂等的中间体。目前扑热息痛是全球最主要的常用解热镇痛药物,销售额占据整个解热镇痛药物市场的45%。近年来我国是扑热息痛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2006年我国扑热息痛产量约为5.1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46%。2006年我国扑热息痛出口量为3.2万t,国 内使用量约为1.6万t。加人WTO后,我国扑热息痛的出口前景更为看好,2006年我国扑热息痛产量超过5万t,消耗对氨基苯酚约4万t。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染料工业:在该行业内,我国对氨基苯酚主要用于合成硫化染料,由于传统染料品种发展前景并不乐观,对氨基苯酚在该领域的消费有限。2006年我国染料工业对氨基酚的消费量约为4900t左右,预计未来几年也不会有太大增长。
2006年国内对氨基苯酚总消费量近7万t,其中用于制药行业的消费量已超过5万t,橡胶、染料等其他行业的消费量也有一定增长。另据预测,我国子午线轮胎发展前景很好,今后1O年内子午线轮胎比例将达到40%以上,而目前我国橡胶工业消费对氨基苯酚的比例与国际相差较大,因此橡胶工业也将成为国内对氨基苯酚消费增长较快的领域。2007年国内对氨基苯酚的总消费量将超过7.5万t。
4. 结束语
PAP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应用范围较窄,与国外相比尤其是在橡胶助剂和畜牧用药方面发展缓慢。应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扩大PAP的应用范围和加大在这些方面的应用量。我国PAP产品质量标准普遍低于国外标准,主要表现在PAP总含量和杂质含量两方面。应加大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精制技术的研究,以增加产品收率和提高产品纯度,确保产品质量,以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石得中, 黄洪周. 世界精细化工技术经济手册[Z]. 北京:化工部科技情报研究所出版,1988.P883.
[2] 李子彬. 中国化工产品大全(上卷)[Z].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P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