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水泥砂浆的研究及应用(2)
2013-07-15 01:12
导读:用于聚合物改性砂浆的水泥一般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它的早期强度高、凝结快、耐冻性好。另外还可用高铝酸盐水泥。近年来,出现了一种专门用于聚合物
用于聚合物改性砂浆的水泥一般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它的早期强度高、凝结快、耐冻性好。另外还可用高铝酸盐水泥。近年来,出现了一种专门用于聚合物干粉改性砂浆的铝酸钙水泥,这种水泥是用一定比例含有三氧化二铝和氧化钙经熔化或煅烧,然后将获得的熟料磨细而成。
3.3矿物掺合料
矿物掺合料(硅灰、粉煤灰、矿渣等)本身就可以作为一种水泥砂浆的改性材料。把矿物掺合料和聚合物双掺在砂浆中,能综合利用两种改性材料的特点,优势互补进一步改善砂浆的性能。
3.4 消泡剂、稳定剂
在聚合物水泥砂浆中,水泥浆体中的钙离子或铝离子等多价阳离子及砂浆拌和时所产生的剪切力会导致乳液破乳凝聚,因此要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和稳定剂。乳液中存在的表面活性剂导致砂浆气泡增加,影响性能,为此,需要加入适当的消泡剂来抑制表面活性剂引起的泡沫。
3.5 砂
一般用河砂,要求含泥量不能过高。
4 聚合物改性水泥沙浆的性能
众所周知作为水泥基材料的一个显著的缺点就是脆性大。表现出抗拉强度比抗压强度低许多,抗裂性差,并且强度越高,脆性越大。这是因为水泥基材料属于硅酸盐物质,其基本单元是硅氧四面体·硅与氧以共价键相连,钙与铝等金属离子以离子键与硅相结合。由于在共价键、离子键发生断裂时几乎不发生任何变形,就表现出很大的脆性。而聚合物作为一种有机高分子,其长分子结构及大分子中的链节或链段的自旋转性,使其具有弹性和塑性。
4.1 新拌砂浆的性能
(科教范文网 lw.AsEac.com编辑整理)
4.1.1 流动性
由于聚合物具有建水的效果,因此大部分聚合物都能提高砂浆的流动性能。
4.1.2 保水率
新拌砂浆的保水率是影响砂浆硬化及硬化后固体性能的重要的因素。保水性好的砂浆有利于砂浆的运输、停放和铺摊,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掺入聚合物能有效的提高新拌砂浆的保水性能,聚合物的加入既可以防止砂浆的离析,有能在砂浆的养护初期防止水分的过快散失,有利于水泥的水化。尽管聚合物水泥砂浆的凝结时间会延长。
4.2 硬化聚合物砂浆的力学性能
4.2.1 抗压强度
现有大部分的研究都认为聚合物改性砂浆的抗压强度要低于普通砂浆的抗压强度,这是因为聚合物在砂浆体系中硬化成膜后,由于它的弹性模量要低于水泥石和骨料的弹性模量,另外聚合物的富集现象也会降低抗压强度,还有就是聚合物的活性,在搅拌砂浆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泡从而降低了砂浆的抗压强度。但是还存在另外的一种观点,就是认为聚合物改性砂浆的抗压强度要高于普通砂浆的抗压强度,这是因为聚合物具有减水效应,能降低砂浆的用水量,从而提高砂浆的抗压强度。但这两种对立的观点有不同的前提第一种观点下的砂浆在配制时是保持砂浆的水灰比不变,第二种观点下的砂浆在配制时保持砂浆的流动度不变。之所以存在这样对立的观点,有可能是砂浆单位体积内的水与聚合物的相对含量的问题。我们知道在聚合物砂浆中水泥的水化和聚合物的成膜是一对矛盾,水泥水化需要水分,而聚合物的成膜要求失去水分。在砂浆中聚合物由于具有减水作用,应该能增加砂浆的强度,但由于前面所讲的聚合物降低抗压强度的因素的存在,就应该调节砂浆单位体积内水与聚合物的相对含量,使其满足既能很好的水化又能很好的成膜(所谓好的成膜就是能够在砂浆中形成一个一致、均匀、没有缺陷和富集现象的膜网结构,并且如前面图(1)所描述的机械粘合层不能过厚。这样如果保持砂浆的水灰比不变,聚合物的减水效应不能发挥出来,但如保持砂浆的流动度不变,聚合物就能发挥其减水效应尽量调节单位体积内水与聚合物的相对含量,使达到好的成膜效果尽量降低不利的因素,从而能提高砂浆的抗压强度。
4.2.2 抗拉强度、抗折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