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流管理的零售环节商品安全保障_交通物流(3)
2013-06-02 01:01
导读:零售环节的商品在品质、数量、重量、卫生安全以及包装运输等方面的准确可靠,还需做到物流环节的商品检验与养护。商品的各种化学成分对商品品质、
零售环节的商品在品质、数量、重量、卫生安全以及包装运输等方面的准确可靠,还需做到物流环节的商品检验与养护。商品的各种化学成分对商品品质、用途、性质和效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配送中心分析、做好商品的物理性质、机械性质、化学性质、生理生化性质和微
生物学性质的检验,有助于确定、维持物流储存、运输、包装的合适条件和养护环境,从而确保物流环节商品的安全。
(三)加强缺陷商品安全检测、预警、溯源与召回物流管理缺陷商品易在零售环节和消费环节发现,应加强这两个环节的商品质量检测,及时发现商品质量问题。通过建立与维护商品零售环节质量检测系统和商品安全快速预警系统相结合,切断问题商品流通渠道,防止更多的问题商品流入消费群体,防风险于未然。发现问题商品后,追本溯源,从根本上切断问题商品发生途径,同时流入流通渠道的问题商品则需要召回。商品检测、预警、溯源与召回,形成一体化、全程化的商品安全监控体系,从而有效控制问题商品的发生、流通和扩散,保证商品的质量安全,同时也使商品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实现透明化。安全监控体系制是加强商品安全管理的有效举措之一,其将生产、检验、监管和消费等环节连接起来,保证流通环节商品质量,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
当零售环节出现问题产品、缺陷产品时要进行召回。目前在国内召回机制与具体运作正处于发展阶段,召回物流处于探索阶段。由于缺陷产品关乎消费者利益和社会诚信问题,要求召回速度快,导致召回成本过高、召回效率不高。若能在流通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中加上对召回活动的支持功能,则能有效降低召回成本,同时保障缺陷产品迅速召回。召回物流是为最大限度地降低缺陷产品对消费者和社会的损害,快速及时地将缺陷产品从最终消费端或供应链某个下游环节向上游生产商或物流场所转移并进行集中处理所形成的物流管理过程。图1为缺陷农产品召回物流管理模型,将召回功能纳入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管理,借助RF ID (射频识别)技术及时监测、追踪农产品安全信息,借助召回物流中心实现缺陷农产品的召回与资源分解,构建农产品生产、流通安全链。 (四)创造良好的商品安全社会环境保障商品安全不仅仅是生产厂商、批发零售企业的职责,创造良好的商品安全社会环境也可为商品安全生产、销售与消费培育沃土。首先,政府部门充分发挥指导、监督作用,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强化零售企业自律行为,同时将物流部门纳入商品安全监管网络。其次,社会舆论、消费者应重视商品安全问题。多元化舆论媒体可促进政府、厂商、消费者重视商品安全问题,同时消费者有意识的维权行为则进一步促进生产厂家与流通企业的商品安全意识。再次,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商业模式下物流与消费者关系更为密切,物流部门做到自身正确的操作与管理的同时,有义务及时将物流环节与售后服务环节的商品安全问题及时通告零售企业。最后,全社会应提倡绿色物流与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的结合,形成绿色供应链。通过绿色包装、托盘配送、文明装卸等活动减少物流环节对商品质量的不良影响。在资源日益紧张、环境亟待保护的今天,绿色供应链管理也将成为商品安全与社会安全的一个发展方向。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四、结论零售环节是维护商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最终端环节和关键屏障。强化零售环节商品安全,不仅对消费者有益,而且有利于生产厂家与零售企业的持续发展,培养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
生产厂商从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角度保障商品安全生产,批发、零售企业从市场营销、消费者满意度与流通渠道角度保障商品安全流通。生产、零售企业关注商品自身的质量安全,而物流企业则更多的关注零售商品的附加产品质量。零售环节的物流过程通过运输、仓储实现商品的场所性价值和时间性价值的同时,支持零售环节的商流活动,为商品在生产厂商、零售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安全流转搭建桥梁。完善的物流实体网络、信息网络与物流管理在保障零售环节商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物流管理不仅支持商品在市场营销渠道的正常流动,而且在确保商品安全和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方面也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零售环节商品的数量、品质、包装等安全因素都可以由物流的基本服务功能来满足与维护。同时在销售终端出现缺陷产品或含有潜在问题商品的时候,物流管理的补救作用就愈加凸显。召回物流作为确保商品流通安全的物流服务新功能,可实现对缺陷产品的发现、溯源与回收。正向商品流通物流结合逆向问题商品召回物流,形成闭环物流网络为商品的正常流转、品质维护和质量检测提供全程支持,从而使得进入零售环节的商品质量安全得到保证。
进入零售环节的商品安全只是零售环节商品安全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零售环节到消费者过程的商品安全。目前第三方物流提供为零售商送货上门服务,不仅实现门对门配送,还负责商品的多种维护与服务,此时物流服务商代表零售企业为终端消费者提供质量安全可靠的商品。同时,物流配送方作为消费者和零售商的直接联系者,将商品问题反馈给零售商和生产商,从而对零售前后的商品安全都有支持作用。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商品安全与零售商、消费者以及物流服务商这些市场主体密切相关,这些主体相互协作才能实现商品流通整条供应链的安全运作。这种协作依靠物流网络信息的共享和协同预测,因此需要从供应链物流信息网建模、零售环节商品安全状态获取技术与系统结构设计以及数据传输体系结构等角度出发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借助RF ID技术获取数据的特点(数据完整性、个性化、量化特点) ,构建准确高效的预测模型,提供定制式、个性化、高准确度的商品安全供给状态预报和问题商品召回信息服务。这些是本专题确定的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1 ]崔介何. 物流学[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2 ]陈天荣. 商品学概论[M ].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5.
[ 3 ]李学工. 生鲜农产品进入超市的前提及物流模式选择以山东寿光蔬菜业为主要分析视角[ J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5).
[ 4 ]周毅,吴碧波. 惠及三农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 J ].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3).
[ 5 ]潘文军,刘伟华. 缺陷产品召回物流形成机制与实践策略分析[ J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 2009 (10).
中国代写毕业论文网提供大量免费法学毕业论文,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