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复合土工膜缺陷渗透量试验观测(1)(2)

2013-06-15 01:35
导读:3 试验结果分析 本次试验持续五个月,测量结果准确有效。试验材料是根据具体工程所配制,对工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水压的作用下,随着

3 试验结果分析

本次试验持续五个月,测量结果准确有效。试验材料是根据具体工程所配制,对工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水压的作用下,随着复合土工膜缺陷孔径的增大,其缺陷渗漏量亦增大。但是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缺陷渗透量的大小也随着加载水头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复合土工膜缺陷的等效孔径下,缺陷渗漏量的大小和组成复合防渗层的地基材料的渗透系数有关,渗透系数大的缺陷渗漏量亦大。

《复合土工合成材料工程手册》中提到,水从土工膜的破损处进入土体防渗层后流线被假设如下图:从试验现象分析,在垂直防渗的条件下,此种假设有一定道理。因为缺陷渗透量的出水位置是从底向上。因为该试验装置的底部是不透水的,当流线如图1运动遇到阻隔时,便从底部周围的透水孔流出,这与我们观察到的现象符合。

对于本次试验观测到的现象,缺陷渗透量先增大后减小之后趋于稳定,我们可以归因于以下两点:第

一,土体防渗层在水流的作用下,其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致使土体的渗透系数减小,缺陷渗透量也相应减小;第二,土工膜在水压力的作用下,随着时间的

增加,其和下面土体的接触愈加紧密。这样,土工膜下面的接触面流减少,缺陷渗透量也相应的减小。

4 结论

关于计算缺陷渗透量的模型公式,目前国内外的经验还不是很成熟。giroud通过一些理论分析和近似处理,导出了适合于is>1.0一般情况下复合防渗层缺陷渗透量计算的经验公式。但是以往的经验公式用于本次试验有很大的误差。故本次试验在模型模拟方面还有一定的工作须做。这些将在以后的时间里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余耀,王正宏,陈环等.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31-134.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黄壁庄水库主坝坝基渗流分析(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