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外贸运输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是跨国公司生存发展的需要
据报道,目前世界上约有4.5万家跨国公司,它们控制了世界上1/3的生产,掌握了世界上70%的对外投资,占有世界贸易额的2/3和80%以上的技术贸易。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各大公司为了占领更大的国际市场,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而将运输、仓储等相关业务环节交由更专业的物流企业进行操作,以求节约和高效。除此之外,物流企业还为这些跨国公司提供了最佳的资源和原材料供应地、成品生产地、半成品加工地、商品分拨配送和销售地。由于现代物流不断增加服务深度,延伸流程长度,拓宽覆盖广度,为跨国公司降低了货运成本,扩大了销售市场,提高了利润,所以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已成为目前世界各国和大型跨国公司所关注、探讨和实践的热点。可以说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加快我国外贸运输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的几点对策
1.建立国际物流系统网络
所谓国际物流系统网络,是由多个收发货的“节点”和它们之间的“连线”所构成的物流抽象网络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信息流动网络的集合。收发货节点是指进出口国内外的各层仓库,如制造厂仓库、中间商仓库、口岸仓库、国内外中转点仓库以及流通加35/配送中心和保税区仓库。国际贸易商品就是通过这些仓库收进和发出,并在中间存放保管,实现系统的时间效益,克服生产时间和消费时间上的背离,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节点内商品的收与发是依靠运输连线和物流信息的沟通、输送来完成的。连线是指国内外众多收发货节点间的运输连线,如各种海运航线、铁路线、飞机航线以及海、陆、空联合运输航线。这些网络连线代表库存货物的转移——运输。简要系统网络如图2所示。
笔者认为,建立国际物流系统网络对扩大国际贸易、增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尽早尽快打入并占领国际市场,以及从时间和空间上,从信息传输上,加速商品周转、资金流动、减少库存和资金占压、加速商品的国际流动,将提供有效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和保证。因为以网络系统提供服务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规模经济效应,即“网络经济效应”,覆盖地域越广,涉及的对象越多,越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
2.充分利用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建立企业网站,搭建B2B电子商务平台这样做可以实现电子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系统以及银行网等的无缝连接。平台上存放企业或托运人的需求信息以及货运企业的供应信息。托运人和承运人在平台上进行交易磋商,并订立运输合同。通过银行网,可以实现网上支付。在运输的过程中,托运人可以通过该电子商务平台进入运输全过程查询系统,直接查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位置以及途中货物的状态。
3.建立综合运输服务体系
目前,建立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已成为世界运输业发展的大趋势。将各专业货物运输业与其他运输方式联合,建立联运中心,这样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缩短流通距离,节约货运时间。具体做法如下:大力发展水陆联运.以腾出铁路运力,承担中长途运输;积极改善运载方式,发展集装箱、散装化运输,以提高效率,减少货损;鼓励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联合经营,做到客便其行,货快其流,提高综合运输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物流就是在多种联运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延伸服务。
4.加强基础设施及港口设施建设
目前,远载设备的大型化是国际货物运输系统的创新趋势。许多船运公司为了降低运输成本,重新分布了航线,调整了主干线和支线的格局,促进了枢纽港和支线港的新格局的形式,深水泊位和航道对于海港在国际运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我国,大多数港口由于水深的天然局限或由于与腹地相对位置的局限,不具备接卸第三、第四代国际集装箱的能力,致使各港均成为国际海运的支线港。建立——批高起点的基础设施,能够加速我国外贸运输业向第三方物流的转化,同时也是提升我国沿海港口在整修国际运输系统中地位的重要手段,为了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可以建立物流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条形码、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之上,可以实现货运全程的跟踪监控和回程货运的统筹安排。
5.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对于传统的运输企业要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加强对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可采取开办研讨班、进修班等形式,培训企业的在职管理人员,努力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关于物流服务业务操作的知识、能力和管理水平,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职:工队伍,推动我国外贸运输业向第三方物流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