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格力电器物流管理系统(一)(3)
2013-08-06 01:15
导读:(2)、制定对项目风险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2)、制定MES的实施进度计划。 (4)、定期对MES实施进度和控制范围进行通报。 (5)、对已在MES上受控的物
(2)、制定对项目风险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2)、制定MES的实施进度计划。
(4)、定期对MES实施进度和控制范围进行通报。
(5)、对已在MES上受控的物料在BAAN6系统应进行清除,防止相关人员弄混淆。
2、个别仓库必须品的寻找时间过长
按照MES的批量管理模式应该能在很短时间内找到所需要的物料,但格力一些个别仓库领料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影响总装车间的物料供应。比如在外协钣金和管路采购件仓库等存在的现象比较突出。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现场6S比较混乱
(2)、没有有效利用仓库空间
(3)、存放物料过多
(4)、物料标示不够显目清晰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要综合实施几个方案:
(1)、严格的现场6S管理
(2)、采用高架库库存方式,节省物料占地面积
(3)、对管理物料采用分流管理,减少个别仓库的库存压力。例如将管路采购件仓库管理的单向阀类物料划分到库存压力相对不大的专门阀门件仓库区管理,以此方法来均衡各个仓库间的管理压力。
(4)、对于物料按厂家区分并按物料编码的顺序来摆放,结合高架库的优势把物料摆放位子做到三位一体的精确摆放,确保能在第一时间找到所需要的物料
3、针对人员培训力度不够硬件设施配备不完全
MES系统已在格力电器实施了两年左右的时间,还有部分的仓管员、物料员等对该系统的认知和操作能力处于相当低下的水平。其原因相当一大部分是现在的培训对象是对涉及使用到MES系统的部门或相关人员,处于临时抱佛脚的政策。这样边使用边摸索的方法不但效率低下,而且也容易出错。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一套好的软件要用的好就必须要有好的硬件来支撑。格力电器在引入MES系统的同时,其部分仓库相应的硬件设施还没配备完全。比如PDA(掌上电脑)/Scanner(电子扫描仪)/Barcode Printer(条码打印机)等。
总的来说以上的情况就是MES系统的实施人力物力没有积极的跟上,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又以下几点方案:
(1)、对于以实施MES库区的物流相关人员进行加强培训,加强其对岗位及MES的知识的了解;
(2)、对于还未实施MES库区的物流人员要提前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并且安排人员轮流到MES系统管理的库区进行岗位
,来熟悉应用好MES系统得操作;
(3)、系统得硬件配备方面,我觉得格力不是买不起那么多的设备,而是格力自身的采购周期过长引起的暂时性问题,第一要合理的简化采购流程,以减少设备的采购时间;第二要在电脑上做好物料的批次化管理。
4、对于自制物料没有实施MES的影响与策略
目前格力还未将自制物料划分到MES系统管理。通过调查了解到主要实施阻力为:人力物力的投入、系统的实施阶段对物料产能的影响等。其主要的自制物料包括冲压钣金类、注塑类、铜管类、两器件(空调用的冷凝器和蒸发器)等,因其产量大且生产节奏快、车间配备的检验人员和专业的物流人员不如仓库那么齐全标准。所以实施MES对比仓库的投入要相应的大很多,并且可能由于环节的增加对零件的产能影响可能会很大。
但是对于老的物料管理系统(BAAN6)对物料批次的追踪管理不是很好,这样就形成了自制物料批次管理的空白区,对自制零件的库存、批次分类、质量管理、不合格品分析调查等都有一定的影响。例如生产一件换热器需要有铜管、铝箔等主要原材料。如果不做好批次管理就对换热器原料的生产日期、来料时间、厂家很难对上号。而铜管、铝箔的存放时间和生产厂家都对其本身的换热系数有一定的影响,也就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所以我个人觉得格力还使有必要在自制物料上实施MES的管理方式。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针对这类问题我认为要实施MES首先要在小范围里试点等应用成熟以后再在其它车间推广开来。个人认为可以先在钣金车间针对一种物料展开试点,在向全车间以至将来向全公司推广。因为钣金车间具有以下特点:
(1)、生产原料比较单一;
(2)、6S管理比较好;
(3)、批量生产量大,且质量稳定不合格品少;
(4)、相关环节的增加对产量和质量影响都不大。
根据以上特点来说对MES前期实施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和系统的实施阶段对物料产能的影响都能讲到最低限度。
三、通过实际调查了解认为实施MES注意要点
(一)、定置,改善车间环境
定置,是指通过对生产和工作环境的分析,把生产和工作需要的物品按照工艺的需要科学地确定位置。定置管理,则是指对现场物品定置的设计、组织、实施、控制,使现场管理达到科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全过程。定置管理为生产者在较短的时间内用较低的成本制造出高质量产品提供良好的客观条件。通过定置管理,理顺物流,可以为MES的实施提供良好的车间环境。
(二)、合理分工、明确责职
“计算机能够解决一切管理问题。”——这是相当一部分企业领导在实施MES时的一个误区。事实上,许多企业面临的管理问题是不可能靠计算机来解决的,必须靠企业自身通过科学的组织、严格的规章及有效的控制来解决。计算机只能通过信息的获取与加工、一定的流程控制来支持
企业管理思想的贯彻。
有些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合理、职能相互重叠,其结果是责任不清、相互扯皮。这一方面妨碍了MES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也难以保证MES正常高效地运行。因此,在实施MES时,必须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合理重组,去除重叠的部门责能,减少无效劳动,合理分工、明确责职。这样既可以简化MES软件的权限设置和流程控制,又能够保证信息处理的及时性,为MES的实施提供组织保证。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提供人员保证
MES系统实施,通常涉及到计算机人员、企业管理人员、车间现场操作人员和具体业务人员等方面。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各类人员的文化水平、业务能力、计算机应用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为了保证MES的顺利实施,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足够的培训。
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员的培训方式应有所不同。实际上,在整个MES实施过程中,培训工作是贯彻始终的。不仅要在实施准备阶段进行原理培训,而且在实施准备、模拟运行与试运行、切换运行、新系统运行过程中也要进行有关培训,如软硬件产品培训、系统管理员培训和持续扩大培训等。只有企业员工对MES软硬件产品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够保证系统最终的顺利实施和应用。
完善了管理环节,就可以考虑实施MES项目了。一个典型的MES实施进程,主要包括前期工作、实施准备、模拟运行与试运行、切换运行以及新系统运行几个阶段。
(四)、项目前期,打好基础
项目前期,是指MES软硬件安装之前的阶段。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关系到项目的成败,但往往为实际操作所忽视。这个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前面提到的MES培训、车间现场问题诊断、需求分析以及软件选型等方面的工作。
车间现场问题诊断,是指由企业的高层领导、车间(分厂)领导和项目组人员用MES的思想对车间(分厂)现行业务流程和存在问题进行评议和诊断,寻求解决方案,用书面形式明确预期目标,并确定评价实现目标的标准。
1、需求分析方面,企业需要理智地进行分析以下问题:
2、企业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MES系统是否能够解决?
3、MES系统的投资回报率如何?
4、在财力上,企业能不能支持MES的实施?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5、上MES的目的所在,系统到底能够解决哪些问题、达到哪些目标?
6、基础管理工作有没有理顺或准备在上MES之前让咨询公司帮助理顺?人员的素质够不够高?
四、总结
MES 是通过信息的传递,对从订单下达开始到产品完成的整个产品生产过程进行优化的管理,对工厂发生的实时事件,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和报告,并用当前准确的数据对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处理。MES解决了生产作业计划的制定、执行和生产指挥调度,生产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的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标准的执行,产品质量的控制,设备运行情况的掌握,产量、在制品、生产消耗的统计,生产线人力资源状况,原料、材料、成品的库存等生产管理者最关心的问题。MES将为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企业整体运行效率的提升发挥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