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县乡公路网的交通特性研究(2)
2013-09-04 01:05
导读:3) 建设质量。道路建设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年限,最终影响着道路的建设效益。作为县乡公路的载体,县乡公路网的建设质量并不容乐观,整
3) 建设质量。道路建设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年限,最终影响着道路的建设效益。作为县乡公路的载体,县乡公路网的建设质量并不容乐观,整体投资效益远低于城市道路。
② 路网运营特性
1) 运营特性。路网运营特性与路网运营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传统的县乡运营方式受自身交通需求的影响,运营方式相对单一,客、货运量需求小,从长远的角度出发不利于县乡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同时相应的运营配套体系的建设也相对落后。
2) 管理特性。随着的发展,县乡公路网的管理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落后、管理混乱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性相对较差、业务范围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性。
3. 新建设中的县乡公路网特性分析 加快县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新的建设背景必然会对县乡区域内的交通特性产生新影响,因此准确的把握新的背景下的县乡交通特性是进行合理、科学的县乡公路网建设的重要内容。
3.1 供需交通特性
公路运输是县乡区域的重要交通运输方式,是县乡区域发展的推动器。区域发展加剧了资源、、信息在区域内外的流通,这些流通必然会产生新的交通需求,这种交通需求在县乡区域内的实际表现就是对公路交通运输需求。
3.2 规划交通特性
新农村背景下的县乡公路网规划应当从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综合协调区域发展,规划方法应当结合县乡公路的发展实际采取以定量规划规划为主、定性规划方法为辅的规划方法,加强县乡区域内以及区域外的城镇体系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在规划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规划与区域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减少不必要的土地浪费,提高单位土地的综合经济效益;随着国家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县乡公路网规划建设的重点也不在是传统意义上的通达性要求,应当将建设质量纳入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县乡公路网建设的重点。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3.3 建设与运营管理特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将提高道路的服务水平纳入了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必然会对传统的县乡公路管理理念、方式产生一定的冲击,因此改变现有的管理方式,结合县乡公路发展实际,有步骤、有重点的引进城市交通管理的先进技术和理念,组建更为合理的交通管理职能部门对县乡公路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4. 新农村背景下县乡公路规划目标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县乡公路网规划目标可以概括为: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背景,以县乡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思想,以县乡经济、社会发展为表现,以干线公路网规划为依据,以合理的规划方法为途径,结合县乡当地具体的资源分布、生产力布局特点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等实际情况进行县乡区域的公路网规划建设,最终达到公路发展与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切实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满足公路的运输需求和发挥投资效益的目的。
5. 结语 公路运输是我国县乡区域的主要运输方式,对推动县乡区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县乡公路网规划建设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是影响区域经济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县乡公路作为实现县乡区域经济内商品、物资交换的重要手段,技术等级的高低和网络功能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县乡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因此,为了达到缩小城乡差异,加快县乡经济增长,除实施技术开发县乡政策外,加快县乡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
参考文献 [1] 张光远. 国外支持交通优先发展的政策评介[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6,(08) .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 全永燊, 孙明正, 李先.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历程中的若干问题反思[J]. 城市交通,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