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目(2)
2014-03-20 01:07
导读:通过合理的分工合作,形成深港物流产业相互促进的态势,进一步提高香港与深圳的国际竞争力。 目标模式之二:建立国内货物的出口转运基地,充分发
通过合理的分工 合作,形成深港物流产业相互促进的态势,进一步提高香港与深圳的国际竞争力。
目标模式之二:建立国内货物的出口转运基地,充分发挥对京九沿线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一、京九铁路两厢经济辐射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人口2亿多,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15%左右。京九铁路沿线大都是省际边界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加快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对实现我国2010年远景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深圳是京九线南部出海口,是珠三角经济圈的中心极之一,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经济发达地区,在京九沿线起着引南联北的重要作用。深圳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将极大地强化对京九沿线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二、京九沿线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商品棉生产基地,粮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和15%,其它农副产品种类繁多,质优量大;煤炭、石油、石材、金属和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畅和经营运作不力,资源优势形不成经济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沿线地区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形成了较为发达的商品市场和一些重要商品集散地、生产基地。河北清河是国内著名的羊绒交易基地,台县是国家级的皮毛市场,临西是全国著名的轴承集散地,文安是全国著名的胶合板生产基地,京九沿线河北段还有全国著名的摩托车拉线基地,产销量占全国的60%。还有阜阳的中药材市场,太和的绳网市场,临泉汉口路的毛皮市场等。但从总体上看,沿线地区的市场体系仍不发达,物流设施和物流组织形式落后,特别是还没有形成一个辐射面广。凝聚力强的集散中心和转运基地,缺乏全国性和区域性的骨干物流企业。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因此,深圳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目标模式之二,应该是建立沿线地区货物集运中心,依靠与香港连体和靠近国际市场的优势,依靠较为发达的物流基础设施条件承当沿线地区货物转运的“窗口”和经济发展的“二传手”,形成既有联合协作,又互为腹地的全方位的大物流格局,使区域的整体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示范点”和“排头兵”,深圳可以利用现代物流产业这一有效的现实载体,在强化中心经济城市辐射功能的同时,在完成沿线货物营运的过程中,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低谷的流动和转移,带动沿线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振兴。当然,做为京九线的南部出海口,沿线地区也为深圳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空间,特别是为深圳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丰富的货源和广阔的市场,构筑了一个强有力的后方依托。
目标模式之三:建设新欧亚大陆桥东南桥头堡。
一、大陆桥是指以横贯大陆的铁路为桥梁,以铁路两端的海港为桥头堡的运输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