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1 引言
高速钢自1990年问世以来,一直是以制造金属切削刀具而著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高速钢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60年代开始,日本以汽车、自行车工业为中心,试用高速钢做模具取得成功,现在生产的高速钢约有15%用于制造模具。高速钢主要是用来制造冷挤压模具及冷墩压模具,特别是Mo系高速钢比W系高速钢韧性更加优越。高速钢用于模具的主要工艺难点在于热处理技术的掌握。目前我国使用最广泛的高速钢是钨系W18Cr4V(简称18-4-1)钢和钨钼系W6Mo5Cr4V2(简称6-5-4-2)钢[1]。这两种钢的传统淬火回火工艺特点是:高温淬火后需在一次硬化范围内回火三次,以获得高硬度和热硬性,工艺规范如表1所示。主要缺点是在某些场所硬度不足。为了改善模具强韧性,近年来高速钢的传统淬火回火工艺也发生了变革。
表1 高速钢常用热处理规格
钢号 淬火加热温度范围(℃) 回火规范 切削刀具 冷作模具 W18Cr4V 1240-1310 1240-1250 560℃×1h×3次 W6Mo5Cr4V2 1200-1250 1180-1200 560℃×1h×3次
2 深冷处理法原理及工艺过程
表2 不同处理工艺对W18Cr4V钢残留奥氏体的影响(体积百分数%)
热处理工艺 残留奥氏体AR 1280℃淬火+500℃×1h×3次回火 10 -196℃深冷处理 7.6
前苏联列宁格勒工业大学研究了-196℃液氮中15min的深冷处理对高速钢转变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70℃――-75℃到-130℃―― -140℃范围内进行深冷处理时发生马氏体转变,当冷却到-196℃时转变停滞。在-90℃――-120℃温度范围内,出现试样容积的见效,这证明马氏体已部分分解并在位错面上析出了碳原子和形成了超显微碳化物。可见,社冷处理使高速钢析出碳化物的颗粒明显增多,且弥散均匀,W18Cr4V钢经深冷处理后碳化物颗粒约增加8%,W6Mo5Cr4V2钢析出的碳化物颗粒约增加76%,基体组织亦明显细化。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整理)
(2)深冷处理对高速钢性能的影响。
深冷处理过程中,大量的残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特别是过饱和的亚稳定马氏体在从-196℃至室温过程中会降低过饱和度,析出弥散、尺寸仅为 20―60A并与基体保持共格关系的超微细碳化物,可以使马氏体晶格畸变减小,微观应力降低,而细小弥散的碳化物在材料塑性变形时可以阻碍位错运动,从而强化基体组织。同时由于超微细碳化物颗析出,均匀分布在马氏体基体上,减弱了晶界催化作用,而基体组织的细化既减弱了杂质元素在晶界的偏聚程度,又发挥了晶界强化作用,从而改善了高速钢的性能,使硬度、冲击韧性和耐磨性都显著提高[3]。模具硬度高,其耐磨性也就好,如硬度由60HRC提高至 62-63HRC,模具耐磨性增加30%―40%。
可看出深冷处理后模具的相对耐磨性提高40%,延长深冷处理时间后,在硬度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相对耐磨性ξ有所增大[4]。
(3)高速钢模具深冷处理工艺过程
为防止高速钢模具(特别是形状复杂的模具)在深冷处理中发生断裂和变脆,建议淬火后的高速钢模具在560℃回火1h再进行液氮深冷处理,然后在400℃进行最终回火30-60min,这种热处理工艺不但可以防止模具断裂和脆化,而且可以提高模具寿命1.5―2倍。
高速钢模具深冷处理工艺过程为”,模具除油垢→放入保温罐中→少量多次注入液氮→保温4h→取出模具→400℃回火45min。
3 高速钢模具深冷处理应用实例
(1)凸模:汽车厂的高速钢凸模,未经深冷处理时只能使用10万次,而采用液氮经-196℃×4h深冷处理后再400回火,使用寿命提高到130万次。
(2)冲压凹模:生产使用结果表明,深冷处理后产量提高二倍多。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3)硅钢片冷冲模:为降低模具深冷处理后的脆性和内应力,将深冷处理与中温回火相配合,可改善模具抗破坏性及其它综合性能,模具的刃磨寿命提高3倍以上,稳定在5―7万冲次。
4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