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毕业论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一)信(4)
2013-06-12 01:03
导读:积不超过1000m2的房间,也可划为一个探测区域。根据以上的规定我把***行政楼的探测区域划分如下: (1) 由于***行政楼每层的房间都是小空间,所以把每层
积不超过1000m2的房间,也可划为一个探测区域。根据以上的规定我把***行政楼的探测区域划分如下:
(1) 由于***行政楼每层的房间都是小空间,所以把每层的每个房间单独划分为一个探测区域。
(2) 把敞楼梯间单独划分为一个探测区域,每隔2~3层划分为一个探测区域并且设置一个火灾探测器。
(3) 把前室(包括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和走道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特别是前室与电梯竖井、疏散楼梯间及走道相通,在发生火灾时烟气更容易聚集或流过,是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必经之地,故应装设火灾探测器。对于一般电梯前室虽然不是人员疏散必经之地,但该前室与电梯竖井相通,也是在发生火灾时烟气容易聚集或流过,也单独划分探测区域及装设火灾探测器。
(4) 把电缆竖井单独划分探测区域并装设火灾探测器。一则是恐怕竖井形成拔烟火的通道;二则是恐怕发生火灾时火势沿电缆延燃。对电缆竖井装设火灾探测器是十分必要,并配合竖井的防火分隔要求,每隔2~3层或每层安装一个。
4.3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4.3.1火灾探测器的发展
纵观火灾探测器的发展历史,火灾报警探测器已由“开关量报警方式”过渡到“模拟量报警方式”。所谓“开关量报警方式”是指火灾报警探测器在其内部电路设计过程中,人为地赋予它一个固定的报警阀值。这一类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所接收的报警信号中只存在“有火警”和“无火警”两种状态。当探测器在探测区域内受到诸如潮湿、粉尘、温度及元件参数变化等非火灾因素影响时,系统可能会发生误报现象。“模拟量报警方式”与“开关量报警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模拟量火灾探测器内部电路不存在报警阀值,探测器将烟雾浓度或环境温度等报警因素转换成为具有一定值的数据信号,即“模拟量信号”,这个模拟量信号随着报警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火灾报警控制器循环往复地接收这个模拟量信号,并由其内部的单片计算机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计算机程序自动地为每个探测器设定一个初始值和两个阀值——“预火警值”、“火灾报警值”。在火灾发生时,探测区域内烟雾浓度急剧增加,由探测器发回的模拟量信号也将迅速增强,当其数值达到且超过预火警值时,火灾报警控制器将发出“预火警”信号。如果烟雾浓度不再继续上升,则停止预火警报警,“预火警”信号消失;若烟雾浓度仍继续上升,并达到火灾报警浓度,则火灾报警控制器立即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和一系列灭火联动指令。由此可见,模拟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够对其所接收到的模拟量信号进行判别和分析,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了误报率。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4.3.2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行政楼是综合性质的公共建筑,在建筑内存在大量的装修材料、文件、文献等物品,在发生火灾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烟雾,所有我选择感烟探测器作为***行政楼的火灾的主要探测工具。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过程中选择设备的可靠性与误报率是设备选型时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在满足性能价格比高的前提下,要求尽可高的系统可靠性和尽可能低的误报率是我们设计者所追求的共同目标。从追求卓越的理想角度出发,选用最先进设备产品;但从节省投资的现实角度出发,选用较佳的设备,但是不能
放松和降低对于系统可靠性和误报率基本要求。目前大量使用的离子感烟探测器对各种明火烟雾检测效果较好,对阴燃烟雾也能检测,但易受探测环境影响,误报率较高;由于使用了放射源,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光电感烟探测器是利用红外光散射的原理来进行烟雾浓度的探测,对环境不存在污染问题,对阴燃火烟雾的探测性能明显优于离子探测器。通过以上比较及根据***行政楼的实际情况,我选用北京狮岛消防电子有限公司的SD6800型智能数字光电感烟探测器[7]。
4.3.3 火灾探测器的布置和计算
4.3.3.1火灾探测器的布置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我对***行政楼的火灾探测器进行如下布置:
1 探测区域内的每个房间按照面积的大小设置火灾探测器的数量,至少保证每个房间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
2 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实际安装间距,根据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确定,满足探测器安装间距的极限曲线D1~D11(含D9')所规定的范围。如图4.1探测器安装间距的极限曲线所示。
图4.1 探测器安装间距的极限曲线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注:
A—探测器的保护面积(m2);
a、b—探测器的安装间距(m);
D1~D11(含D9)—在不同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下确定探测器安装间距a、b的极限曲线;
Y、Z—极限曲线的端点(在Y和Z两点间的曲线范围内,保护面积可得到充分利用)。
3 每个探测区域内应该设置的探测器数量,具体根据下式计算:
(4.1)[6]
式中:
N— 一个探测区域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只),N1(取整数);
S— 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m);
A— 一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m);
K— 修正系数,重点保护建筑K取0.7~0.9,普通保护建筑K取1.0。在本次设计过程中取0.9。
4 在走廊内设置的探测器居中布置。感烟探测器的安装距离在15m以内,感温探测器的安装距离在10m以内,同时探测器到墙的距离在探测器安装距离的一半以内。探测器距墙的距离不应小于0.5m,保证探测器周围0.5m内,没有遮挡物。
4.3.3.2火灾探测器数量的计算
***行政楼层高在3.3~6m之间,房间的坡度小于15,根据以上条件查表3-4得保护面积A=80m2,保护半径R=5.8m。所以:D=2R=25.8=11.6m
根据D=11.6m在图3-4中对应的保护面积A=80 m2的曲线上取一点,保证此点在粗实线上,这点所对应的数值,即安装距离a、b值,由此得到a=7.5m,b=8m。在满足规范对探测器设置位置要求的前提下,根据上述条件计算探测器的数量如下:
一层:
房间① S1=45.0 m2
根据建筑的重要性选择K=0.9
根据公式:
只 ,为了布置的需要取1只。
房间② S2=15.0 m2
由于S2=15.0m<A=80 m2,所以设置一只探测器。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房间③ S3=36.0m2
由于S3=36.0m<A=80 m2,所以设置一只探测器。
房间④⑤⑥⑦⑧ S4=22.5 m2
由于S4=22.5 m2<A=80 m2,所以设置一只探测器。
房间⑨ S9=165.0 m2
根据建筑的重要性选择K=0.9
根据公式:
只,为了布置的需要取4只。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