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与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的探讨(1)
2013-05-24 01:22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RFID与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的探讨(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1.RFID概述 1.1RFID的原理概述 RFID(射频识别
1.RFID概述
1.1RFID的原理概述
RFID(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典型的RFID系统由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和天线(Antenna)三部分组成,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其他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支持。附着在待识别物体表面的标签进入识别区域后,接收到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PassiveTag)就会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一定格式的产品信息,而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ActiveTag)则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将信息送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对物体识别信息的采集、处理及远程传送等管理功能。
1.2RFID的优势
自动识别技术近几十年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条码技术更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条形码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商品的流通效率,也为零售企业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条码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条码技术由于自身存在的缺陷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要求,RFID技术便应运而生。RFID技术与条码技术的功能对比如表1所示。
表1条码与RFID的功能对比
功能条码RFID
标签信息容量小大
读取数量一次一个一次多个
读取距离较短远
读写能力标签信息不可更新标签信息可反复读写(R/W)
高速读取移动读取能力有限可高速移动读取
读取方便性表面定位读取全方位穿透性读取
适应性条码污秽或损坏无法读取在恶劣环境下仍可读取,全天候工作
如表1所示,RFID技术拥有良好的功能特性,能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商品处理的高效性需求。射频识别技术作为一种快速、实时、准确采集与处理信息的高新技术和信息标准化的基础,通过对实体对象(包括零售商品、物流单元、集装箱、货运包装、生产零部件等)的唯一有效标识,被广泛应用于生产、零售、物流、交通等各个行业。RFID技术已逐渐成为企业提高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实现
企业管理信息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和手段。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2.RFID应用现状和前景分析
RFID技术早在二战时就已经被美军所应用,但到了2003年该技术又开始吸引众人的目光。在国外,射频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
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如交通监控,机场管理,高速公路自动收费,停车场管理,物品管理,流水线生产自动化,安全出入检查,动物监管,车辆防盗等等。在国内,RFID产品市场十分巨大,该技术主要应用于高速公路自动收费、公交电子月票系统、人员识别与物资跟踪、生产线自动化控制、仓储管理、汽车防盗系统、铁路车辆和货运集装箱的识别等。
RFID技术在长期以来之所以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价格是主要的制约因素。自RFID技术出现以来,其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此外,不成熟的应用技术环境以及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是RFID至今才得到重视的重要原因。RFID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需要硬件(标签和阅读器等)制造、无线数据通讯与网络、数据加密、自动数据收集与数据挖掘等技术,还必须与企业的企业资源计划(ERP)、仓库管理系统(WMS)和运输管理系统(TMS)结合起来,同时需要统一的标准以保证企业间的数据交换和协同工作,否则就很难充分实现这项技术带来的利益。所幸的是,新的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RFID的生产成本不断降低;无线数据通讯、数据处理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都已经日益成熟,而且在SAP和IBM等IT技术巨头的直接推动下,其支持技术已经达到了实际应用水平;成立于1999年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自动识别技术中心(AUTOIDCENTER),提出了EPC(电子产品编码)概念,致力于解决各国技术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可以说,RFID的软件和硬件技术应用环境日渐成熟,为大规模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