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谈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1)

2013-06-07 01:23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谈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有
摘要: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有了问题,既而提出,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能力,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从而可以有效地进行启发式教学。有效提问是课堂提问的基础,是课堂顺利进行的关键,可以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谈谈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有效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一、 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就是不断引导学生生疑、释疑的过程。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曾提出:“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充分说明提问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在课堂上了解学生、增进师生交流、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一环。课堂提问常见的几个误区有:(1)整堂课教师只管讲,从不提问或极少提问,缺少互动性,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做出回答。(2)什么都要问,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问题;有些教师上课时只问“对不对”等类似的问题,学生也是简单地回答“对”、“不对”等。(3)所提问题偏离主题或与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距离较远,提问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无阶梯,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空间不足。(4)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对学生的提问不理不睬。只接受所期待的答案等。
二、 实施有效提问的策略
1.通过教材内容提出有效问题
在设计问题时应当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去挖掘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进行实验、讨论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不管是教材上的结论还是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例如:学生对淀粉的水解程度的检验不太容易搞清楚,在实际教学中将淀粉的水解的检验设计成以下几个问题:①当淀粉完全水解,用什么试剂检验?②当淀粉部分水解,用什么试剂检验?③当淀粉未水解,用什么试剂检验?在设置问题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样可以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2.通过化学实验提出有效问题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化学实验又是化学的魅力所在。新奇有趣的实验场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趣味盎然地学习,因此教师应在教材中已有的实验之外,再设计一些效果明显、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演示实验或随堂实验。
例如:在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①钠为什么浮在水面上?②为什么熔成小球并向四周游动?③为什么有嘶嘶的声音?④水溶液滴加酚酞为什么会变红?当学生全面了解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有关知识后,可以先做“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让学生分析思考并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然后让学生先推测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大都认为金属钠能将铜置换出来,之后补做了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而实验事实证明,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并无金属铜置换出来,这“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感到无比惊讶,他们迫切地希望找出答案,这种由知识的实际应用提出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3.通过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出有效问题
在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化学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必须细心观察,留意分析,从现象中揭示本质,从现象中探求规律,从而提炼出有关问题。例如在讲到油脂、蛋白质的性质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衣服上的油污、血渍怎么很容易地除去?在学习浓硫酸的相关性质时,可以介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相关的一些新闻报道,向某人泼浓硫酸,会毁容,那浓硫酸到底有什么性质呢?这样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上一篇:浅谈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