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劳动价值研究的主要内容
1.劳动价值的内涵
“劳动是生产的真正灵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写道:“既然商品的价值量只是表示商品中包含的劳动量,那么,在一定的比例上,各种商品应该总是等量的价值。”这句话说明了价值的大小就是指劳动消耗的大小,这就表明了价值就是劳动力的消耗。否则,马克思只能说商品的价值量等于商品中包含的劳动量,但不能说价值量只是表示商品中包含的劳动量。
总之,从马克思对价值的定义上是无法直接得到价值内涵的答案的,因为《资本论》在价值的定义中并没有直接而明确地说明。但我倾向于将价值与平均劳动消耗等同看待。
2.劳动价值的本质
劳动产品在在市场上的交换是每天都发生的。个人在交换中把他们的产品作为商品让渡了。抽象劳动是一个世纪的活动,是一个社会实际,因此,个人使他们的劳动力同其自身脱离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等同的价值对象性这种物的形式;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取得了劳动产品的价值量的形式;最后,劳动的那些社会规定介意实现的生产者的关系,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的形式。”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心,因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所要说明的基本问题是:“私人劳动在事实上证实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交换使劳动产品之间、从而使生产者之间发生了关系,就是说,不是表现为人们在自己劳动中的直接的社会关系,而是表现为人们之间物的关系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科学抽象,这也就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本质。
3.客观的劳动价值
上海财经大学程恩富教授指出,劳动价值论的核心观点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来源于劳动者的活劳动,无论是过去或现在,不管是反对劳动价值论,或认为劳动价值论不能科学地说明现实经济现象的观点,都是集中地否定劳动价值论的这一核心观点。因此,真正坚持劳动价值论,必须从理论上解决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即除了劳动以外的其它生产要素是否创造价值。让认为,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各种要素中,只有劳动者的活劳动才创造价值,其他生产要素不论其存在形式如何,不管她是以物质形式存在,还是以知识形式存在,作为这一要素本身是不创造价值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这一核心观点,是对客观经济活动过程的科学分析,是对人类社会价值创造规律的深刻揭示,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因而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