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职教观与区域职教管理体制改革(1)(2)
2013-07-16 01:12
导读:二、大职教发展对职教管理体制改革的诉求 (一)大职教发展挑战旧的职教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化特色明显,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联
二、大职教发展对职教管理体制改革的诉求
(一)大职教发展挑战旧的职教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化特色明显,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多样性、一体化、市场化的特点,要求职业教育提供多样化的、整体的服务,与经济发展实现“零对接”。首先,区域职业教育出现多样化趋势。在服务对象上,远远超出了职校学生就业预备教育的范围,承担起了高技能人才培养、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等多项任务;在职救办学主体和形式上,开始出现学校职教与企业社会职教并举,学历职教与非学历职教并举,全日制与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并举的局面。职教的层次也走向多样化,有中职教育、高职教育、普教职教渗透等。其次,对职教统筹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问题提到议事日程。第三,要求建立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职教运行机制。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管理存在许多弊病:一是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统筹乏力。各级政府管理不同层次的学校,同级政府各办自己的职教。各类职业学校分属不同的部门,与企业、社会培训存在着隔离。这些职教机构互不沟通,互相掣肘,恶性竞争,使一个地区的各种职教力量无法形成合力,不仅造成职教资源的重复低效和浪费,也严重脱离本地经济和社会需求实际。教育行政部门难以起到领导或指导的作用,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往往流于形式。二是办学与管理合二为一,各部门对职业学校统得过多、管得过死,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缺乏个性与活力;行业与企业参与少,市场介入不够,学校处于对市场和生产实际的“盲动和无知”中,供需之间出现严重脱节。旧的职教管理体制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职教改革的要求,面临着重重挑战。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二)国外职业教育管理的经验
1.英国对职业教育的管理
第一,为解决职业教育管理职能中存在的相互交叉、相互制约的矛盾,将教育部与就业部合并成立了国
家教育与就业部(后更名为教育与技能部),统一管理全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第二,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成立了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扩大企业在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经费等方面的决策权。成立由行业雇主领导的“培训和企业协会”,负责当地的职业技术培训事务,使培训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继续
教育学院和企业界、用人单位、当地社区组织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从事课程开发管理的人员有三分之二是来自企业界的代表。城市技术学院也由企业和政府共同创办[5],第三,实施国家职业资格制度(NVQ)。制定全国统一的、通用的职业资格标准,大多数行业以此为
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 NVQ
培训方案以能力为本,实行开放入学,采取单元学分 累积学分形式,培训机构多元化,学习过程可以重复,可满足个人的不同需求,为终身学习提供了条件问。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浅谈煤矿宣传工作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价值管理理论发展: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