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析中原文化背景下当代河南作家的文化品质

2013-09-15 01:30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试析中原文化背景下当代河南作家的文化品质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论文关键词:河南作家 乡土文学 平民意识 文化批判 

  论文关键词:河南作家 乡土文学 平民意识 文化批判 文化品质

  论文摘要:中原文化浸润下的河南作家,选择乡土文学作为创作的载体,注重文学的社会价值,对文化与生存关系进行思考,展示与剖析了国民灵魂,深入地揭示了当代农民心理上的种种痛疾和障碍;关注对乡土的文化理性批判,展现了河南地域文化的新品质。

  特定的地域,有着人类不同的活动形态、地理特征、文化传播走向和行为系统,不同的地质条件会产生不同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风俗风情和审美意向,这些都使作家在文学创作的总体风貌和细部描摹中产生深刻的印记。

当代河南作家的创作离不开孕育它的文化背景—中原文化。中原文化悠久、坚韧、丰富和浑厚的个性,中原文化所具有的生命力和稳定性特征以及其文化思维和生存观念,是河南作家的精神财富;无论是人生哲学、审美情趣、艺术思维方式,乃至题材选择、语言运用等方面,中原文化都对河南作家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使我们可以在作品的文化生存环境下体味其具有的河南特色。

当代河南作家多是出身于城镇的书香门第,或其本身就是农民,或是农民的儿子,或即使非土生土长,但由于上山下乡等原因,也有着长时间的乡村经历。农村、田野在他们的世界观、思维逻辑乃至情感判断上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以河南为中心地区所构成的中原文化生态空间,对河南作家的影响最为突出。同时,河南长期以来以农为主的生存状态使同宗同姓的自然村落长期保存,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得以保留,浓厚的传统伦理于农民既是一种美德,同时又是一种狭隘。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乡土就成为河南作家最初始情感与深刻理性结合的一种文化形态,他们选择乡土文学作为自己创作的载体,表现了浓郁的中原情结,对故乡的热爱和冷静的分析,体现出鲜明的中原传统文化苍劲、雄厚和悲苦的情怀。

  1注重文学的社会价值,表现平民化的文学意向

20世纪80年代以后崛起的河南中青年作家,背负着振兴中原文化的历史重任,决定着中原文化圈整体文学品质的未来。但是中原文化的振兴,裹挟着历史的厚重、苍劲、执着、理性,同时还有权欲、保守、奴性、自卑等劣根性。皇天后土的中原文化和新的时代文化相交织,形成了河南地域文化的新品质。

李佩甫的《羊的门》演绎和再现了这种文化品质,它集中展现了中原人文化心灵史。书中的人们具有保持生命的本能,又对他人的生死麻木漠视;既因充满生的苛求而驯服,又内含无知的反抗和愚昧的自尊。主人公呼天成就是在中原文化的背景下塑造的、兼有中原文化的优点和局限的形象。这一形象寄托着作者李佩甫对养育他的中原大地和中原文化的炽爱,对中原乡村智慧的首肯,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呼天成所外化的中原文化的困守与封建特性的深刻批判。

中原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当代河南作家在中原文化的浸润和儒家理想的濡染下,作品中情不自禁地保持了儒家的生态哲学、生存追求及社会理想,注重文学的社会价值,创作风格大气,文风雄浑而壮阔。他们紧跟时代,表现现实,关心政治。政治文化在他们的作品中有比较集中的体现,儒家的忧世忧生精神转化为一种终极人文关怀。李佩甫的《学习微笑》等作品直接关心国事民虞,表现社会主潮问题,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柳建伟的《冲出重围》通过和平年代的一次军事演练,暴露出军队建设的一些非常深刻、关键的问题,揭示了科技强军的紧迫性,表现了作者沉重的忧患意识,在恢弘的时空中所包含的军旅生活的丰富性、反思性和前瞻性是空前的;周大新的具有“史诗”之谓的《第十二幕》,立足于故土南阳,以尚家三代发展丝绸业的家族史为经线,编织出了20世纪中国民族工业酸甜苦辣的发展史,对中国百年挣扎图强的抗争史给予了个人性的艺术透视,这些都表现了作家强烈的忧世与忧生精神。

当代河南作家的作品,在文化意象上表现在他们的平民化立场、民间化倾向,具有可贵的平民意识。作品中蕴涵了沉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文学的主角由英雄改为世俗平民,追求“现代精神”和“现世关怀”。二月河的“清帝系列”小说所展示的社会风俗和人文景观,使它具有“史诗”的规模和品格。作品中的中心人物虽为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但他们走出了“正史”或者是“政治史”,作者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灵魂的对视,他们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一一展现,经过原生历史到心理历史到审美历史的转变,实现了人的还原。张宇的《软弱》等,把写作的笔触深人到城市平民小人物的生存境况中;《晒太阳》虽写的是一县之长的人生经历,但作品所采取的第一人称的叙事方法,更容易表现县长杨润生作为一个普通的“这个人”的思想。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从普通村民的角度,审视马村半个世纪以来的风云变幻,认为从民国初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改革开放这么长的历史进程中,一幕幕争权夺利的闹剧,每次遭殃的都是最普通、最无辜的村民。这些作品都表现了强烈的平民精神。

上一篇:浅论市民社会和文化批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