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析诚信缺失的经济学分析(2)

2013-11-29 01:45
导读:再者,社会组织(特别是企业)的经营绩效,是由包括诚信状况在内的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如社会环境、组织决策、资金组合、技术创新、管理水平、领导人

再者,社会组织(特别是企业)的经营绩效,是由包括诚信状况在内的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如社会环境、组织决策、资金组合、技术创新、管理水平、领导人胆识、员工素质、公众关系、机遇状况等)。导致我国诚信缺失泛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信用基础薄弱、社会意识不强的因素,也有法制不健全、执法不力的问题。其最基础的原因在于经济制度安排的缺陷。

(1)信息不对称。现实经济生活中,分工不仅是交易的必要条件,而且是经济发展的源泉。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市场交易双方的信息偏差现象日益明显,经济决策遭遇动态选择和信息不对称。而我国目前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对滞后及信息公开在制度安排上的不足,又强化了这种不对称的非正态趋势。这种情况下,拥有相对信息优势的一方就有可能通过隐蔽行为,转移风险或直接侵占他人利益(此即经济“机会主义”行为)。这种经济“机会主义”行为与诚信是背道而驰的,其在谋取投机主体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不仅损害了他人利益,而且浪费了市场资源,降低了市场运行效率。

[1][2]下一页

上一篇:从“表述危机”谈起——试论科学知识社会学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