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文摘要:如何提高技工学校学生和大学生的竞争力,如何采用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德育上的评价从原来的定性到现在定量上的转变是一种提高,也是可以让学生由原来对德育的认识仅仅是心里东西变成一种行动的付出,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
论文关键词:德育;技校生的特点;德育量化考核
现今职业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是: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不是仅仅是有知识,有技术就行了,在德育课程中有一章节就阐述了技校学生在校要掌握的另一项技能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学习、学会办事即“德”,在技校学习生涯中,德也是一种技能。我们要分析这个技能的内涵及特点,也要需要有评价体系,我们也要把它当成一门课来看待。
德是一种内在要求,平时大家所了解到的德仅仅只是标准,准则,或者说是内在心理。但是德同样也可以通过行为来体现的。我们要将德从原来的背后搬到前台,因为道德不像法律,他没有明显的准则,你没规定你一定要怎么样去做,就像你看到路边有人摔倒爬不起来了,你可以去扶他,送他去医院,如果不那么做也不会被派出所抓。但所受到的将会是比法律更严厉的良心的遣责。如果转化行为那就是一种看得到,摸得到的东西,同样可以通过一定的评价体系来予以表现和评价,在我的理解德可以分解成二大元素:一是分析技校生的特点,二是采用合适的评价体系——德育量化考核。
首先对于技校学生这样一个群体的特点我们要进行分析,现在的我们技校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某些学生的素质比普通中学的学生差,因为初中时可能就被放任自流,疏于引导,很多学生对自身的定位并不准确,自卑感强,有的学生在初中时常受到受到老师的批评,到了技校他们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左耳进,右耳出,有的不良习惯很难改变,有着与成人不同的思维方式。
针对这些特点课堂德育教育并不仅仅是德育课的事情,更多的时候应该有每门课每节课都有德育渗透,无时无刻给学生灌输德育思想。这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课堂常规渗透,二是老师言传身教。
第二方面是合适的评价体系,鼓励机制是必要的,对于学生的约束也是不可或缺的。在我们了解了我们学生的特点后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能比较有效地对他们进行改变呢,我觉得我们这里的学生最好的方法仍然是胡萝卜加大棒。至于胡萝和大棒度的把握是最关键的。有了胡萝卜的同时如何用好这个大棒让这个大棒变得更直观,更能让学生信服。能按我们定下的学生行规范去做,并给学生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我们可以将原来定性德变成定量的评价——德育量化考核。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