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文化的批判与历史的重构——《耻》的流散(2)

2014-06-12 01:03
导读:这一点在“耻”这个贯穿全文的线索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整部小说从“耻”字出发,串连起事件和人物,层次丰富。个人命运和国家历史紧紧相扣,历史

这一点在“耻”这个贯穿全文的线索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整部小说从“耻”字出发,串连起事件和人物,层次丰富。个人命运和国家历史紧紧相扣,历史传统和个人记忆交相辉映。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历史记忆仍然深植在人们心中,尽管这种制度作为制度已经成为过去。这种历史记忆在现实中被一再地血淋淋地展现出来。在小说的全部叙述中,露西的被强暴成为一个触目的“中心”:露西拒绝向警察告发此事:“我为什么没有向警察告发这件事?我告诉你,只是你从此不许再提它。原因就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完全属于个人隐私。换个时代,换个地方,人们可能认为这是件与公众有关的事。可在眼下,在这里,这不是。这是我的私事,是我一个人的事。这里是什么地方?这里是南非。”如果没有种族隔离的历史和由于种族隔离造成的不同种族、肤色间的现实仇恨,那么积淀下来的对抗性的文化中就没有种族主义、民族主义的情绪,一桩强奸案便会面对同一种文化认同下的道德评判。但是,种族隔离的历史一记忆使得社会道德框架内部产生了对黑人和对白人不同的道德评判标准。

[1][2][3]下一页

上一篇:浅谈正确认识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