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假设视野中的高职教学质量管理(1)(2)
2014-06-29 01:03
导读:3.质量监控指向个体,缺乏整体考虑。目前,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监控指向多是教师个人,教研室或教学团队的教学质量远在视野之外。这容易造成一种
3.质量监控指向个体,缺乏整体考虑。目前,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监控指向多是教师个人,教研室或教学团队的教学质量远在视野之外。这容易造成一种局面,教师只求自己质量过关即可,而对其他教师的教学质量漠不关心,不闻不问。这显然不利于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整体,合力意义上的教学质量绝不仅仅是单个教师教学质量的简单相加,教研室和教学团队的质量意义不容忽视。
4.硬性规定多,管理不够人性化。质量控制,最初是源于企业的管理概念。无论是TQM,还是ISO,都带有明显的
企业管理痕迹。企业管理实践中,质量往往源自规范化和标准化,只要工人的全部操作完全符合相关规定,质量因素处于全程可控状态,就可以保证高质量。这种理念迁移到教学质量管理领域中来,造成很多院校的教学管理措施缺乏弹性,在一定程度上压抑教师的创造性活动,从而不利于卓越教学质量的形成。
三、教学质量管理问题的人性假设偏失
1.几种基本的人性假设。任何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总是有意无意地基于对教师的某种人性假设。对管理问题进行归因分析,人性假设是一个重要视角。从管理思想史的角度,主要有下列几种人性假设。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以服务为宗旨、
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管理模式研究
标杆管理:提高学校管理绩效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