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3)
2014-08-11 01:05
导读: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人权状况[R].新华网-新华资料. [2]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
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人权状况[R].新华网-新华资料. [2]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N].见:人民日报,2005.6.27.第九版.[3] 上官丕亮.究竟什么是生存权[M].中国民商法律网-理论法学-宪政与行政法学专栏.[4] 北大法学院人权研究中心.国际人权文件选编[Z].北京:北大出版社,2002.5.[5] 杨海坤,上官丕亮,陆永胜.宪法基本理论[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9—196.[6] 范电勤.宪法人简论[M].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中国公法评论网-宪法研究-宪法文稿专栏.2006.11.13.[7] 张广兴.社会发展中的人身权利[M].见:夏勇主编.走向权利的时代[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353.[8] 刘茂林.宪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260—265.[9] 胡锦光,任端平.宪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0.137—143.
[10] [日]阿部照哉,池田政章,初宿正典,户松秀典;周宗宪 译.宪法(下)——基本人权篇[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4.234—235.[11] 邹东涛.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5(2008)[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8.208—209.[12] 喻权域.生存权是首要的人权[N].原载人民日报,1991.11.26.见:喻权域文集[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5.—476.[13] 喻权域.中美两国人权状况之对比——在中美关系讨论会上的发言[N].原载光明日报,1994.9.11.见:喻权域文集[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5.—485.[14] 徐显明.人权的体系与分类[M].见:张志铭,梅小敖,王好立.中国社会科学文丛·法学卷·上册[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9.1148—1149.[15] 徐显明.生存权论[M]. 见:张志铭,梅小敖,王好立.中国社会科学文丛·法学卷·上册[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9.1195—1197.[16] [英]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社会改造原理(PrinciplesofSocial Reconstruction)[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12.—69.[17] [法]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12.120—121.[18] [俄]彼得·阿列克谢也夫·克鲁泡特金(Kropotkin,PiotrAlekseevich).面包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2.——83.[19]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4.——3,4,7.[20] [英]约翰·洛克(John Locke).政府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10.—70.[21] 隋晓明.中国民工调查[M].群言出版社,2005,1.107.[22]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0.—3.[23] 郑功成.劳资关系恶化是最大的潜在威胁[N].见:中国青年报,2004.7.12.[24] [美]罗伯特·诺齐克著,何怀宏等译.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代译序.[25] [德]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M].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74.[26] [德]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反杜林论(1878)[M].(单行本)见: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98—299.[27] [德]卡尔·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1865.6.)[M].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2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