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深圳中等职业教育目前存在问题的探究(1)
2014-08-17 01:04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试析深圳中等职业教育目前存在问题的探究(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论文关健词:深圳 职业 教育 探讨 论文摘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
论文关健词:深圳 职业 教育 探讨
论文摘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取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扰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方针,明确了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但校企合作举步维艰,困难重重。职业教育一直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与重视,职业教育为何失去特色,为何失去竟争力,正沦为普及高中升学率的分子?本文就深圳职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1“校企合作”推行难。难在何处
教育部2002年就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
就业为导向”办学指导方针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005年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提升了高度,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然而时至今日,深市推行困难重重,举步维艰,职业学校的满怀希望往往得不到企业的响应,即使是部分企业与职校签订了校企合作的协议,但实际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尴尬现状。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互惠互利原则是校企合作成功的基础,校企合作的参与方都希望从中获得各自发展所需的资源和利益。作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这是无可非议的。而校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会挤占企业的资源,甚至会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消耗企业的资源,影响企业的利润。因此企业会觉得做的都是“赔本买卖”,对企业没有实质意义,这也是企业对“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
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学徒制”等,无一不是政府在校企合作上起到主导作用。上海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雷正光教授是这样阐述德国的双元制的:双元制是一种制度,其是国家立法,双方遵循,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一种办学制度。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强烈经济行为,企业行为的教育形式,没有企业的参与将是一种不成功的职业教育。德国政府为了保证职业教育的有效性,便进行职教立法,将职业教育变成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教育体制,双方严格遵循《职业教育法》和《教育法》的规定,履行着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在这种制度的保证下,企业均把职业教育作为“企业行为”来看待,企业内不仅有相应的生产岗位供学生生产实践,还有规范的
培训车间供学生教学实践;不仅有完整的培训规划,还有充足的培训经费;不仅有合格的培训教师和带班师傅,还有相应的进修措施……,这一切均使双元制的“机制层面”更为健全、更为完善,而使整个职教体系得以有效而顺利的开展。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的做法说明,政府有必要制定校企合作的政策与制度,为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对提供校企合作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或经济补偿。只有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校企合作才不会成为“一纸空文”,最终实现校企的双赢局面。
最近欣闻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从2009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宁波成为我国第一个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地方性法规的城市。
巧合的是,2009年3月16日,深泪Ii市宝安区人民政府委托区教育局制定颁发了《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