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风险导向审计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2)
2014-08-22 01:11
导读:内部审计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业银行实施风险导向审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加强风险管理,保
内部审计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业银行实施风险导向审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加强风险管理,保障经营安全是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和任务。其次,金融风险的突出存在,要求商业银行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再次,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要求内部审计应用风险基础审计理论和方法。最后,现代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多、业务种类杂、业务规模大,而内部审计人员十分有限,审计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实施以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为基础的详查法不仅不可能,而且也不经济,要求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审计方法。而风险导向审计正是以全面评估风险为基础,从重要风险点人手,对风险高的业务与内容加大审计力度,追加审计程序,扩大审计范围,对症“下药”,精准“打击”,定点“爆破”,把银行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实现安全、高效、稳健发展的目标。
风险导向审计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推广与应用
近年来中国的主要商业银行日益重视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建立了具有高度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内部审计机构,并围绕风险管理开展了一系列审计活动。但是,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主要是以传统审计方法为主,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与方法还不成熟,审计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潜力十分巨大。
(一)在内部审计人员中大力强化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在国际会计师联合会2003年发布三个新的国际审计风险准则后,中国注册会计协会发布了新的审计风险准则,从而确定了风险导向审计在社会审计中的作用与地位。但是目前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系统还远没有普及风险导向审计思想,有必要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和各商业银行审计工作规定中明确提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并修订补充相关条款。在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要树立风险导向意识,将风险导向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账项基础审计结合起来运用。即在风险导向审计观念下,客观评价被审计单位外部环境、内部控制制度,发现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对评价出的高风险领域,实施详细的账项审计,有效地控制风险,节约审计成本。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二)以内部控制综合评价和风险评估为基础科学制订审计计划。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审计计划,既是做好风险导向审计、加强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当代国际国内审计制度的规范要求。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2004年1月修订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第2010条规定:“内部审计活动的业务计划应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并至少每年制定一次。”《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第二十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有关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构想
研究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