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基层实线中存

2014-11-12 01:36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浅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基层实线中存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论文关键词〕全国文化 信息资源 共享工程 基层 〔论文摘要

  〔论文关键词〕全国文化 信息资源 共享工程 基层

〔论文摘要]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启这7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以作者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为例,论述了基层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尝试提出了解决办法。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于2002年4月由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为文化共享工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与整合,通过工程服务网络,以互联网、卫星、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光盘、移动播放等方式,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文化共享工程是新形势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及千家万户的一项重要文化基础工程,是政府提供公益性服务的重大文化项目,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对于打破落后地区信息闭塞的状况,缩小“数字鸿沟”,提高广大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文化共享工程的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建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县县建有支中心,乡乡建有基层服务点,努力实现“村村通”。

  1文化共享工程的特点

  1.1海量资源

目前,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总量已经超过69TBo 28个省级分中心已接入电子政务外网,日均资源传输量最高可达到100GB,实现了大量音视频资源的传输下载。根据文化共享工程的规划,到2010年,信息资源总量达到100TB,其中国家中心要建设20TB,将形成以国家中心为主各省级分中心共同建设的资源建设体系。

  1.2传输手段多样

经过几年的发展,文化共享工程的已经发展出了多种渠道、不同手段的传输方法。互联网、电视网、卫星网等等,针对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传输方法。

  1.3资源丰富多彩

文化共享工程的资源分为十几个类目,其内容涵盖了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农业生产、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影视艺术、文化曲艺等等。这些信息资源贴近百姓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2文化共享工程在霸州的开展

霸州市是文化部2006年确定的全国中西部地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100个试点县市之一。目前,霸州市共有共享工程支中心一个,乡镇基层网点巧个,村基层服务点41个,已初步形了成以市馆为主干、以乡镇为节点、以各社区村街网点为基点的文献资源共享体系,并且建立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信息专报制度,各基层网点每月将本网点的工作内容、意见建议等上报霸州市文化共享支中心,再由霸州市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上报廊坊市中心。

霸州市文化共享体系建立以来,支中心以及各基层网点结合自身特点,利用文化共享工程的资源与设备为全市农民提供了的丰富多彩文化生活,尤其是电影戏曲节目,农林科技节目,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党的温馨政策,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强有力地推动霸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霸州市文化共享工作的突出表现也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表扬与鼓励,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及省中心的领导曾多次来霸州参观指导工作。

[1][2]下一页

    上一篇:意识形态遮蔽个体意义体验 下一篇:试论体育院校网球专项教师的在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