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从现代条件来看:当代中国具备“宽容”伦理践行的利 会因素和国际因素
当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人们在中国共产党郎 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指引下,切实落实实事才 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思想和行动获得解放郎过程中,虽然有过基于如何更好更快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讨和争执,但社会主义整体性向前发展的态势以巨大建设成果跳 形式而呈现。发展过程中,作为中华民族内心DNA基因而存在的“宽容”伦理,应该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以回顾,改革 开放过程中很多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出台,一开始看上去司能引起了轩然大波,但很快,人们在“宽容”的社会心理作用下,在社会主义改革的浪潮中学会接受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坟实贯彻我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 大成果。换句话说,改革开放在中国的成功,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宽容”心理以隐性或显性存在的方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除此,自上世纪初传统伦理道德体系被打破之后,由于中华民族在近百年的历史中所面临的国家(民族)独立、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社会主义道路如何继续探索与实践等一系列重大社会课题,所以,适合当代社会的整体性成熟型伦理道德体系仍处于建设阶段〔很多专家学者也在为此努力)。此阶段,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要经历的;另一方面,又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另一种意义上相对“宽容”的氛围。这种氛围,恰恰是受了几千年不平等失衡性传统伦理道德体系束缚的中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外部环境。
放眼国际,地球被形容成“村落”。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是客观的事实。以经济做纽带,各国家、各大洲、各地区之间往来络绎不绝。相互间交流的是经济,也是文化、教育、思想等。经济效益是人们交往中的追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观也在交往中碰撞、融合。所以,开放而宽容的心态成为现代人心理必备的基本特征。日益开阔的眼界为“宽容”伦理的发展与实践提供了心灵的准备工作。因此,即便是普通人,在面对各种个人问题、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时的心态、思维、见解、评判,较前二十年、十年或五年,都要“宽容”得多。所以,小而言之,个人的“宽容”促进和谐公民的培养;大而言之,“宽容”伦理的发展又为现代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问题,找到了切实的落脚点(如香港问题的解决、大陆与台湾的全面三通等)。
总之,以平等为前提的现代“宽容”成为社会的氛围特征之一,程度和广度都不断超越历史最高点。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