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教师知识研究的兴起背景解析(2)

2015-02-01 01:37
导读:二、教育改革运动的深入 自1958年《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开始,美国社会各界对教育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对教育问题的批评越来越多,教育改革的浪潮一

二、教育改革运动的深入

自1958年《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开始,美国社会各界对教育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对教育问题的批评越来越多,教育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但无论是20世纪60年代的课程改革、70年代的“返回基础”运动、还是80年代初的综合改革,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都引起新一轮更加激烈的批评,这促使很多学者对美国教育改革失败的原因进行深人地思索和研究,最终发现:教师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那种把教师只是作为别人思想的被动实施者的自上而下式教育改革,是注定要失败的;教师应该在教育活动中发挥更积极主动的作用,教育改革必须置于教师掌握之中。有鉴于此,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调查委员会于1983年提出了一份标题为《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研究报告。报告的目标是追求教育的“卓越性”,它除了提出“新基础课”的改革与提高教育标准等要求外,对教师的专业训练标准和从教能力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并提出要实施教师“职能测验”,要视学生的成绩支付相应的工资等。联邦教育部将此报告批转下发各州,要求各州按照报告的精神进行教育改革。这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和课程等方面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而这些自主权与责任的行使需要教师拥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作基础,需要教师积极的思考和反思作保障,由此需要对教师的知识给予关注和研究;而教师“职能测验”的提出和实施,则更使教师知识的研究成为一种迫切的要求。

另外,美国20世纪60年代所进行的课程改革是以布鲁纳结构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的,它强调对智能结构与发展的重视,强调对学科基本知识结构的研究和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起到了铺垫和推动的作用。

三、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发展

[1][2]下一页

上一篇:从三鹿事件解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 下一篇:浅谈挖掘企业最具活力的无形资产——企业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