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文关键词]劳动 价值 商品
[论文摘要〕一百五十年来经济社会与劳动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同时也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文章认为,要深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其基本理论内涵,即“两大基石”与“一个核心”。科学技术、资本、土地、信息等生产要素都是物化劳动,并未创造价值。新时期应适当扩展生产劳动的概念,应坚持活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
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对劳动价值论的传统认识已无法全面揭示今天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现象。我国学者对劳动价值论的探讨是围绕着这样一个中心展开的,即什么是劳动创造价值,试图以此对现实生活作出合理解释,并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成果。笔者认为,在新地经济时代背景下,合理地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诊释经济现象、指导经济运行,就必须适当地扩展“生产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的概念,坚持活劳动创造价值的一元劳动价值论。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百五十多年,经济社会与人类劳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同时,也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一)与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相比较,经济社会主要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变化
首先,社会经济制度发生了演进。马克思所处的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的所有素材都来自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及其以前的人类社会时期。而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所实行的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经济体制,不仅相对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与马克思预言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不尽相同。另外,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前途也不同于马克思的预期。马克思曾断言,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即将灭亡,但一百五十年后的今天,资本主义经过不断的调整,不但没有灭亡,而且在世界范围内显示它还有一定的生命力,还在发展。并且,我国也正在融人世界经济。
其次,科学技术出现迅猛发展。马克思所处的是蒸汽机时代,我们现在正在迎来信息社会,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和电力技术之后,由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又一次重大飞跃。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而且使得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经超过了物资资本。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创造出的新型生产工具,使人类从事社会生产的方式和方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不仅像一般机器工具那样补充和延伸了人类的双手,而且更极大地补充和延伸了人类的大脑。生产工具变革改变了传统生产部门的技术装备,同时更带动了一大批新型产业群的出现,现代生产体系日益成为一个全盘自动化的机器大生产体系。
(二)与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相比较,人类劳动主要在五个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
其一,脑力劳动。在马克思时代,由于脑力劳动创造的价值在价值总额中的比例很小,往往不为人们所重视,所以后人一致认为体力劳动在价值形成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系统进人生产过程,劳动条件和劳动状况出现了很大变化,使经济发展由以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以脑力劳动为主。
其二,科学劳动。科学劳动是指掌握了科学技术知识的科学劳动者所进行的高级脑力劳动。科学劳动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人们在不断的生产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认识客观规律并将其上升为理论,这是科学发现和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人们将科学应用于生产,创造出一系列新的工具、手段、工艺,并培养劳动者使其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并运用它们来进行生产活动,这是由科学到技术再由技术到生产的应用过程,是由潜在生产力到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过程”。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科学技术正是科学劳动的成果。科学劳动对生产和经济生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