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本地的华族文化及其文化产业化(1)
2015-04-27 01:44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浅论本地的华族文化及其文化产业化(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中秋节已经过去了一些时日,春节的脚步也近了。如果我们询问
中秋节已经过去了一些时日,春节的脚步也近了。如果我们询问时下的年轻人怎样度过传统的民俗和节日,你会期待他们怎样的回答呢?如果他们说,中秋不过是为了吃一块月饼,春节也只是为了拿几个红包,你又有怎样的感想呢?传统民俗和节日在本地已经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单调并且流于形式,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不是政府为了和马来、印度的民族节日相提并论,而保留华族的节庆假期,我真得很怀疑,会有多少年轻人还能想起过中秋节、端午节,还会记得吃什么月饼和粽子?民族习俗、民族文化,在本地,似乎已经日薄西山,没有什么作为。难道,文化在现今的世界,真是已经变得一文不值?变得毫无是处了吗?事实恰恰相反,《多伦多环球邮报》的一篇评论说:“《财富》论坛有一个古老而新鲜的问题:财富是什么?在知识经济和数位化的时代,或许,财富就是一种文化!” 一、从韩国申报“江陵端午祭”谈起 在论述“文化就是财富”这个命题之前,先来看看为什么韩国要把“江陵端午祭” 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端午节原本起源于中国。然而,在数千年后的今天,端午节同春节、中秋节一道,已经成为韩国的三大节日,尤其是在以江陵为中心的东部地区更为盛行。据说“江陵端午祭”在韩国已经有100多年历史,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具有韩国民俗特色的活动体系,程序分为“酿神酒”、“山神祭”、“砍神木”、“迎神祭”、“端午巫术”和“送神祭”以及其他各种祭神活动,每项活动都有专门的祭官来主持。为此,韩国江陵的“端午祭”不仅从1967年就被指定为该国的“重要无形文化财产”。2003年初,韩国文化财厅进一步决定将这项韩国第13号“重要无形文化财产”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传和无形文化杰作”。目前,韩国政府和江陵市方面为申报“江陵端午祭”已经制作了长度为10分钟和2个小时的宣传片、150页的申请文件以及详细的照片资料等。2004年9月已经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据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于2005年7月最终决定是否将韩国“江陵端午祭”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如果仅仅因为韩国端午节历史还算悠久(只有百年历史)、活动内容比较完备,韩国政府就花费如此巨大的代价来申报,似乎太过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就算“江陵端午祭”除了祭祀活动,还有秋千、摔跤、假面剧、农乐和民歌等多种民俗游戏和文化活动。“江陵端午祭”也不过是一系列精彩的民间娱乐活动,将它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似乎还是缺乏足够的说服力。那么,促使韩国大张旗鼓、乐此不疲的关键因素,究竟是什么呢?原来,端午祭除了以上这些娱乐活动之外,还包括“乱场”,即大规模的商场与各种民俗表演共存的场所。目前,江陵市以“江陵端午祭”为中心,每年举行大规模的江陵观光民俗节,邀请各国文艺团体和文化界人士前来参加,该市近年来还投资100多亿韩元,在拆掉了市民运动场的6000多平米的土地上建起了“端午村”。此举极大地保存和宣传了这个“无形文化财产”,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各国游客前来观光、消费,从而大大活跃了江陵地区的
就业市场,促进了江陵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一旦“江陵端午祭”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其带来的经济价值更是无可估量。由此,我们不难明白,韩国政府正是看到了文化和经济两者之间,其内在巨大的嫁接、共生能力,才积极致力于把无形的传统文化转化为源源不断的财富洪流,为此不惜全民一心、共赴大业。据悉,目前韩国的宗庙祭奠、祭礼乐和传统说唱“板索里” 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二、文化产业:财富的源泉!谁说文化只是代表着清高、孤傲?谁说文化在今天已经变得苍白无力?有学者已经指出,“Culture”(文化)是一个应用最为广泛的词汇,作为一个“通用软体”,它有许多介面:文化中的语言、艺术、价值观、形式、
政治、民俗……可别忘了,它还有一个动人的介面……就是文化产业。在人类文明的原野上,文化产业就是文化之土和经济之水孕育的一片苍莽森林。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申报之举,就形象地说明:所谓文化产业,就是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大规模工商业活动。通过市场化和产业化的组织形态,进行规模化的文化生产,从而形成不断循环、不断扩大的经济形态。更为重要的是,在全球产业急剧调整之时,许多第一和第二产业如冶金、矿业、纺织、
服装业等逐渐衰落,利润逐渐消减,而属于第三产业的文化产业,却在世纪之交,焕发出巨大的经济活力,甚至诞生了全球性的企业巨头,从而获得了朝阳产业的美称。美国《财富》杂志2002年全球500强
排行榜上,日本的新力公司(Sony)遥遥领先,它也是全球最大的文化产业巨头之一,2001年的营业收入高达606亿美元;而在文化产业的“娱乐”一类中,第一名就是法国的维旺迪公司(Vivendl Universal),2001年的营业收入达到513亿美元。亚军是时代华纳线上公司(Aol-Time Warner),旗下拥有《财富》杂志、《时代》杂志、华纳
电影公司、CNN有线电视网络等一批强势的文化企业。它在2001年的营业收入达到382亿美元;以创造米老鼠、唐老鸭起家的华特·迪士尼集团(Walt Disney),它分布在北美、西欧和亚洲的四大迪士尼乐园至今已经接待了2亿5千万游客,还拍摄了数以千计的动画片,销售了10多亿张唱片和录音带,2001年的营业收入高达252亿美元。其他的文化巨头还有传媒业巨子梅铎旗下的澳大利亚新闻集团(News),2001年的收入也达到137亿美元。另外还有贝塔斯曼集团(Bertelsmann)、维康集团(Viacom)等。这些文化企业巨头控制了全世界五大唱片公司中的四家,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中的七家,以及全世界最重要的电视、报刊和出版集团。作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标志,这些跨国公司的投资动向和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远景。当今世界,文化产业不仅是一项新兴和时髦的产业,同时也已经成为英、美、法等国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在国家经济命脉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美国,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最大的产业;在英国,即使是全国第二大产业,然而其就业人口市场却是全国第一;在法国,文化部更是政府第一大部,声誉如日中天……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推动国家经济、稳定就业市场、引领国计民生的首要力量,并且,越来越显示出勃勃生机。这一点,在十年前,也许人们做梦都没有料到。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浅谈老子及其《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