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析柳州市图书馆实施共享工程建设的思考

2015-05-01 01:02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试析柳州市图书馆实施共享工程建设的思考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论文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 资源建

  论文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 资源建设 柳州市

  论文摘要:简要介绍了图书馆在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中的作用,并结合柳州市共享工程的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探讨了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一项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重点文化工程,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工程、民心工程,它的实施和建设对加快我国图书馆资源建设,发挥图书馆服务功能,传承中华文化,共享人类文化资源的发展战略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图书馆在实施共享工程中的作用。

共享工程主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优秀的中华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和整合,建立互联网上的文化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并通过覆盖全国的网络系统,实现优秀文化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

1.实施共享工程要依托现有的文化设施网点.

  以各级公共图书馆为实施主体。在国家图书馆建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中心,实现1个国家中心、30个省级分中心、5 000个以上的县、乡、街道和社区基层网点的联网,使优秀的数字文化信息资源得到广泛传播与利用。因此,共享工程与基层文化设施网点建设、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紧密相关,互为促进。各级图书馆要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为实施共享工程打好基础。

  2柳州市图书馆共享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

柳州市图书馆是柳州市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的主体实施单位。2002年12月和2005年4月,柳州市财政大力投人建设资金,建立和初步完善了全第一个“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目前,中心已经完成了通信主干带宽100 Mb的本馆局域网建设,井以10 Mb光纤通信专线接人互联网;建立柳州市图书馆网站,发布提供本馆信息和本市文化动态;新建电子阅览室324 m,可容纳120台电脑,现已安装70台计算机供读者使用。在国家、自治(及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分中心在社区(乡镇)建成共享工程基层中心(试点)20个,分布于柳州市的四城区及柳江县,其中被列为国家级节点的5个,自治以级节点9个,市级节点5个,这些节点利用网络技术及计算机终端、视听设备,依靠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技术平台,开展了国家中心、省级分中心、市级分中心以及基层中心节点组成的联网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市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改善。

柳州市图书馆还加大资源建设力度,目前已具有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1957-2003年)、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1989-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2000-2003年)等及数字图书2.5万册,共计3 300 GB。中心还采集、制作完成“刘三姐山歌文化”“奇石文化”和“三江农民画”个主题资源建设任务。同时穿插建设了相关信息的图文影像资源库,如:《柳州市文化信息资源联合日录》《地方文献数据库》《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柳州名人库》《视频柳州》《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库》以及染织刺绣、民间玩具、民间雕塑等中国民间美术数据1 200多条和名人、作品数据库。中心近年来还扩大电子文献采购,重点采购了与柳州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数字图书、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引进了同方公司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大型数据库等。

柳州市图书馆充分利用共享工程网络和丰富资源.把文化信息送到基层、社区、乡镇.为社试居民和农民群众的生活、生产服务。

第一,与社伏图书馆合作开展资源共享服务,居民可以就近通过网上获取信息资料及市馆60多万册的图书书日,使优秀文化信息资源为广大市民服务。

第二,充分利用共享工程的信息资源,加大对农民群众的培训力度,培养了一批懂技术、有专长的新型农民。一是有汁划请来电脑老师加强培训和指导.使农民群众掌握了基木的电脑操作知识;二是利用各基层节点电子阅览室的宽阔空间和信息资源优势,根据需要,请来农技人员为他们培训科学种养新技术等。近年来,各基层节点利用电子阅览室资源开设各种培训班400多期,参加人数达18 000多人次。

上一篇:试论青海文化信息资源建设浅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