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会计三维价值结构的构建(2)

2015-06-05 02:31
导读:传统会计的技术方法体系是以“资产”、“权益”作为企业价值的两个维度构建起来的,即资产是企业价值的载体,权益是价值的归属。若从微观经济的层

  传统会计的技术方法体系是以“资产”、“权益”作为企业价值的两个维度构建起来的,即资产是企业价值的载体,权益是价值的归属。若从微观经济的层面考察,这个二维价值结构实际上反映的是以企业家为主体的“权=责”关系。在现代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情况下,经营主(企业家)一方面对企业经营管理和财产运用拥有实权,另一方面,他对企业全部财产和经营目标承担全部经济责任,权利和责任是对等均衡的关系。但我们如果从更深层次的原因来考察,传统企业会计对经济生活的反映,实际上是通过对“资产=权益”这样一个二维价值均衡结构的记录和描述来实现的,即表示在企业这个特定的社会范畴里,社会产品价值的多少和社会产品的价值在社会成员之间分配的比例关系,而价值的来源问题在会计中被忽略了。因此,传统会计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反映实际上是不全面的,即在反映的过程中看不到生产这一环节。可能有人认为,传统会计对企业资产的记录包括了生产、交换、消费等过程。对此,我们对传统会计中企业资产的运动作如下描述:首先,企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准备(内部价值与外部价值的等值交换);其次,企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被使用(价值的内部交换或消费);最后,企业的产品实现销售(内部价值与外部价值的等值交换)。上述过程中完全看不到生产的影子,那么,缺失的生产这一环在哪里?企业的新增价值难道是企业在产品实现销售那“惊险的跳跃”瞬间产生的吗?

[1][2][3]下一页

上一篇:试论山西省灰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07年规范化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