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文关键词:翻译信息传真 翻译素养 文化信息的处理能力
论文摘要:翻译要求的是信息传真,本文指出,译者翻译素养的构建和文化信息的处理能力对信息传真极为重要。
网络信息时代为翻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除可以借助传统资源外,还可借助网络资源解决翻译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翻译困难,甚至可以直接找到对应的译文以资参考,还可以检验译文的地道与否,从而大大提高翻译的效率和准确性。可见,网络技术辅助条件下,译者除了要建构双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文字转换技巧、了解语言结构的异同和两国文化的知识、培养对翻译的积极心态外,尤其要注重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及创造性处理语言的能力。译者广博的知识、驾驭语言的能力、非凡的创造力和意志力及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信息传真的关键要素。
1.译者翻译素养的构建
全球化社会,对翻译的要求是涪言信息的传真。译作的信息传真取决于译者所建构的翻译素养,即知识素养和心理素养,这是文化信息传真的保证。译者的知识素养和心理素养包括译者语言的功底、文化的理解力和译者自身的心态等多方面的因素。
1.1译者扎实的语言功底
翻泽是一种语言活动,它要求译者熟练地掌握两种语言—这是翻译的根本前提,否则也就无法进行翻译。译者翻译的水准,首先取决于他对原作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要提高英语的阅读理解能力,最基本的是要掌握足够的词汇,具有系统的语法知识,以确保理解在语法层面上不出错误,或少出错误,并要进行大量的外语原著的阅读,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感悟能力。将外来语译人汉语的译者,尤其应该下功夫提高自己的汉语表达能力。译者的汉语水平是决定他译文质量的第二大要素。凡想在英译汉上有所作为的人必须大量阅读汉语原著,进行经常性的汉语写作训练,学会熟练驾驭和自如运用汉语的能力。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结构,在词法与句法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译者应熟悉汉英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修辞和使用习惯上的种种差异。
翻译是语言艺术,是最复杂、最深刻也是最难掌握的艺术门类。译者以语言文字为媒介,通过再现原作的艺术形象和意境,揭示、展现原作的语言,反映、预示着原语文化。译者必须了解语言的创造规律及其语言的艺术特征,挖掘出原作的艺术魅力,译者应该是一个懂得语言艺术的传播者。
1.2译者文化素养
翻译不是精通一门外语,借助于词典和工具书就能为之的事,缺少对原语文化的深人研究很难保证翻译的水平和质量。翻译要熟悉两种语言,悟出语言所具有的无比威力,还要透过语言所传达的信息,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精神,从而体会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尤金,奈达说:‘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是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实际上,文化之间的差异比语言结构上的差异给读者带来的复杂性更多”(奈达,2001)。正如英国语言学家莱斯·约翰所说(1997):“特定社会的语言是这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每一种语言在词语上的差异都会反映在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事物、习俗以及各种活动中。”语言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还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由于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认识世界的角度,往往形成各自独特的文化模式。人类对信息形式和内容的理解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本民族的文化模式。原文读者与原文作者一般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原文读者能按作者所期望的那样,透过词汇的表面形式去理解原文的全部文化内涵,而译者根据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来传达信息、表达感情,他所面对的则是难以理解甚至是更容易误解的文化材料,因此“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文化人”(王佐良,1989)。
译者不仅应该精通原语和译人语这两种语言,而且应该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这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谙熟它们的差异,才能找到契合点,最大限度地缩小原作和译者之间的距离,准确地捕捉原文中的文化信息,进行有效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