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地方小戏是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区域文化的组成部分
地方小戏是地域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就是历史上繁衍垦殖于中华大地上的许多民族,在特定的自然和地理环境下创造的,民族活动、区域经济和历史文化互为一致的社会文化体系。绚丽多彩的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汇成了恢宏博大、形式迥然的中华文明,反映和推动了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发展。地方小戏是区域文化的代表之一,是经过几千年的积累与衍变的艺术形式,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独一无二性和“人无我有”性,是不可再生的区域文化的组成部分。
二、地方小戏的生存环境和空间面临消亡
1.地方小戏生存、生产的土壤正在消失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日益边缘化,有其共性的、“大势所趋”的原因,即其原先产生、生存的土壤正在消失。旧时大户人家在过节、生日、结婚、孩子满月等场合,常要请一台堂名,在一家之长办寿宴等场合甚至演戏几天。而现代的“演唱会”、广场音乐、音乐电视等逐渐占有了市场,地方小戏、民间音乐被排挤得无以立足,地方小戏也就渐渐失去了其生存、生产的土壤。
2.在现代娱乐设施的冲击下,地方小戏的娱乐功能逐渐萎缩
电视、流行音乐等的繁荣对民间文艺的冲击几乎是致命的。民间文艺、民俗的一大功能是祭祀、仪式,如流传于浙江庆元的的民间戏曲“二都戏”,是菇民出门前祈求平安丰收的,现在菇民都在自己家中种香菇,这一功能自然就不适合于现在了。怀揣绝技的老艺人被现代青年流行歌手取代;祖传的民族图案被现代电脑制作图案取代;民间的口头文学被现代网络文学取代;历史悠久的手工艺品被现代日用品取代……面对传播手段更为高科技的“现代文明”,地方小戏被迫退出了历史舞台。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