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 2网络构建
和谐社会视角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性文化工程,实质上是对全社会文化资源的集中整合,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加以推动,需要强有力的支撑系统加以保障。所以,和谐社会视角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应和财政、组织、教育、广电、电信等多部门联合,确立多方协作、多形式传播、全方位覆盖的工作思路,另外,我们应借鉴已有的先进模式,如“五连线”模式,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情况的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新途径。
和谐社会视角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紧紧抓住了这一特点,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优势,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文化信息服务网络,在全市形成了“五连线”的格局,即和谐社会视角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与公益文化单位(公共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文化馆)、场所(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对接;与数字电视对接;与农村党员千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对接;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对接:与全市政务网对接。我们应借鉴“五连线”模式,不搞重复建设,不搞一刀切,积极探索应用成熟、适用的网络技术,形成由政府牵头、多部门联合的“多网合一、一网多用”的格局。
2. 3服务点建设
和谐社会视角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另一项重点任务是加强服务点的建设。服务点由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几部分组成,其中基层服务点尤其是农村基层服务点的建设是当前及今后发展的重点。基层服务点主要包括街道、乡镇一级基层中心和社区、村一级基层服务站。和谐社会视角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要以农村为重点,积极发展农村基层服务点,重点支持边远贫困地区乡镇、村基层服务点建设。到2010年,实现县县建有分中心、乡乡建有基层中心、50%行政村建有基层服务点。
3、结论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和动力。和谐社会视角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既是一项文化建设项目,也是一项政府工程,针对面临的主要问题,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和促进作用,制定一系列高效政策,推动信息网络的普及与应用。同时在信息产业化的基础上,加强信息资源深加工和信息人才的培养、完善各经济建设服务的手段,必定促进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从而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