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中成本战略的研究(1)(2)
2015-10-28 01:18
导读:运用作业成本法,将工厂间接成本分配给诸如产品或服务等成本对象。成本动因被用作计算单位作业的资源成本,然后,通过用某一特定时期消耗的每一作
运用作业成本法,将工厂间接成本分配给诸如产品或服务等成本对象。成本动因被用作计算单位作业的资源成本,然后,通过用某一特定时期消耗的每一作业的数量乘以每一作业成本,将每一资源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去。它是一种基于作业、成本对象、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果计量基础上,维持和处理企业资源方面的财务和业务数据的系统。正是由于作业成本法确认了成本动因与作业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可以利用它对成本进行有的放矢的控制。
从作业成本法引申而出的作业管理则可鉴别哪些能够被消除的作业以及那些确实需要的、能带来效果的作业。为了改善经营,管理阶层必须找出不必要或者无效的作业,为作业确定成本动因,并且改变那些成本动因的水平。作业分析的一项主要工作即鉴别增值和非增值作业。
其中,价值链是与作业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从产品开发、生产、营销最终到向顾客交付产品和劳务所必需的一系列作业价值的集合,或者指伴随着作业转移的价值转移过程中全部价值的集合。价值链观念可以推广到对企业的定义——认为企业是其职能价值的集合。
对企业价值链的分析主要是:把企业职能中的各个部分视为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最能够创造价值的因素;融合和协调所有企业职能,并把图中企业职能价值链向最前端——供应商和最后方——顾客两个方向延伸,并将他们视为总体价值链分析的基本组成部分,便构成扩展的企业职能价值链,扩展的价值链强调对价值链整体把握的重要性和“优先考虑顾客的满意程度”以提高整体效益。从作业成本法观点看,由投入到生产的过程,是由一系列作业构成作业链的过程,每完成一项作业消耗一定量的资源,同时以有一定价值量的产出转移到下一个作来,作业的转移伴随着价值集合而形成价值链的结果,因此作业链的形成过程就是价值链的形成过程。价值链分析的目标是:①筛选作业,即发现和消除对价值链无所贡献的作业。②改善作业即提高作业环节的工作成效。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中国大学排名 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在战略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成本管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