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高校图书馆学教育的困境和对策(1)

2015-10-26 01:02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浅谈高校图书馆学教育的困境和对策(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学 课程设置 层次体系 职业价值观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学 课程设置 层次体系 职业价值观
  论文摘要:在技术环境数字化、社会需求多元化,价值取向实用化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图书馆学教育面临着新的困境和挑战,图书馆学教育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多层次体系,并强化图书馆职业价值观教育。
  历经80多年的风雨历程,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已经形成一个具有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体系,为社会输送了数以95-计的图书馆学专业人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内的图书馆事业也焕发出勃勃生机,但我国的图书馆学教育却低迷不振,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摆脱困境,适应社会需要并持续发展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是每个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人需要迫切思考的课题.
  1 高校图书馆学教育面临的困境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数字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在技术环境数字化、社会需求多元化、价值取向实用化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图书馆学教育面临着新的困境和挑战.
  1.1图书馆学专业课程设置随意混乱,跟不上数字时代发展步伐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从整体上看,我国图书馆处于由手工操作向自动化操作转变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图书馆学教育迅速崛起并一度辉煌,此时,图书馆学教学以培养学生采、分、编、典、流等传统图书馆工作技能,适应当时的图书馆工作为主要目标.然而,到90年代后期,信息资源迅猛激增,新的信息媒介不断出现,网络信息资源成为最主要的资源类型,网络信息技术迅速推动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整个社会进入数字化时代.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社会信息量尤其是网络信息资源迅猛增长,并日益庞杂无序,数据库厂商、网络公司、企业战略管理部门等新型社会组织越来越需要信息组织与服务人才,图书馆学专业学生就业口径进一步拓宽.为此,图书馆学教育内容也处于不断调整和变革之中.1993年7月,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修订本),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的专业名称、学科归属作了相应的调整,正式将情报学改称信息学.调整后的专业目录,将图书馆学、信息学、档案学和图书出版发行学合并为一个学科群,称“图书信息档案学类”,归属历史学门下.1995年,国家教委主持召开了全国高校图书馆学系主任联席会议,对图书馆学专业课程问题进行了认真的交流讨论,确定了12门图书馆学核心课程:图书馆学概论、文献分类法与主题法、文献编目、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学原理、中国图书与图书馆史、目录学、社科文献咨询、科技文献咨询、文献管理自动化、读者研究、图书馆现代技术,并组织编写有关教学大纲,规范各院校的教学活动.1998年7月,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改变了高等学校专业划分过窄过细的状况,实现了拓宽专业口径的目标,提出了图书馆学专业本科生的业务培养要求和主要课程.然而一些学校片面理解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科价值,逐步淡化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却大量增设计算机、管理学、经济学类课程,而把图书馆学类的课程压缩到少而又少,甚至连图书馆学最核心的课程,如文献分类、编目等都被挤掉了,原有的特色和优势已荡然无存.又由于执教经济学、管理学、法律学类课程的教师原本是图书馆学专业的教师,相关专业知识积累不足,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生学习浅尝辄止,零碎而缺乏系统,最后除了学会几个专业术语外,实际上没有学到多少有用的东西.致使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浅显、庞杂,缺乏系统性,动手操作实践差,学生既不精通计算机技术,也不懂图书馆学,造成了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会的尴尬局面.而另一些学校则依然保持旧的教学模式,仍然以传统的图书馆学课程为主,增加的信息管理类课程空洞宽泛,而对新出现的图书馆在线采访、联合编目、实时咨询、数字资源等新业务、新技术却少有讲解,导致培养出的图书馆学专业学生不专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更不用说指导图书馆实践,相当部分学生既无法到其他行业工作,也不受图书馆界欢迎。
上一篇:现代学校德育管理初探(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