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对劳动价值论大讨论的思考(2)

2016-01-16 01:00
导读:我们在认识当代劳动新特点时,必须准确把握人类劳动的社会性、连续性、复杂性。一方面不能将当代劳动与过去劳动截然分开,防止将当代劳动、过去劳

我们在认识当代劳动新特点时,必须准确把握人类劳动的社会性、连续性、复杂性。一方面不能将当代劳动与过去劳动截然分开,防止将当代劳动、过去劳动转变为现代劳动和传统劳动,将体力劳动、简单劳动界定为传统劳动,认为只有脑力劳动、科学劳动、精神劳动、管理劳动才是现代社会劳动,以一个时代的劳动取代或否定另一个时代的劳动,而是要善于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宏观视野来深刻认识劳动的变化发展规律,不断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真理性认识;另一方面,也不能对人类社会劳动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加区分,以不变应万变,将劳动价值论绝对化,也就是要科学区分社会劳动的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深刻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劳动的发展脉络和时代脉搏,防止以将来时的理想化社会劳动否定社会劳动的现在时和过去时,从而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在劳动价值论的大讨论中,有的观点就以生产自动化迅猛发展,无人操作的车间和工厂也成为现实,未来机器将会完全代替人来劳动,物化劳动完全可以创造价值,来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其实,这种观点在西方经济学界早就大有人在,英国经济学家霍季森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说过:“随着现代自动化的发展,在更大的程度上不需要劳动的生产过程至少从技术上说是可行的,管理工作也能够被计算机控制系统所代替。科学小说的幻想并不是远不可及的,一个完全自动化的社会根本不需要直接的劳动。”必须承认,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霍季森描绘的这一幅图画也许能成为现实。但是,这是一个典型的不分劳动的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的观点。且不说当人类社会不需要任何“直接劳动”时就表明人类社会已经消亡。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到了共产主义仍然有劳动,只不过“劳动就能恢复它的本来面目,成为一种享受。”像这种不分社会劳动的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以当代劳动否定过去劳动、以当代劳动推导将来劳动并反过来否定当代和过去劳动,这是不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本观点的。

[1][2][3]下一页

上一篇:浅谈劳动价值论争论与马克思的研究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