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上的转变—从劳动价值论(2)

2016-01-19 01:03
导读:(二)在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阐述上使马克思初步认识到了劳动价值论,形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的起点 《大纲》中论述政治经济学的原理是多方面的,

(二)在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阐述上使马克思初步认识到了劳动价值论,形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的起点

《大纲》中论述政治经济学的原理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是谈谈对劳动价值论的论述。恩格斯分析并批判了当时欧洲经济学界的两大主流价值理论,即萨伊的效用价值论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在恩格斯看来,萨伊的效用价值论忘掉了生产费用或劳动,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则忽视了“效用”或价值。恩格斯试图从劳动或生产费用与效用的统一性上来考察价值概念。他指出:“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价值首先是用来解决某种物品是否应该生产的问题,即这种物品的效用是否能抵偿生产费用的问题。只有在这个问题解决之后才谈得上运用价值来进行交换的问题。如果两种物品的生产费用相等,那么效用就是确定它们的比较价值的决定性因素。通过他的这段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恩格斯关于价值概念的解释存在着不合理的地用价值论中的“效用”,同李嘉图劳动价值论中的“劳动”或“生产费用”结合起来,说明物品的价值包含这两个要素,是由两个要素共同决定的。按照他的这一看法,不仅生产商品的劳动决定价值,而且商品所具有的效用大小也决定价值,这显然还未真正理解价值的实质和价值决定的意义。恩格斯的关于价值概念的不合理的论述影响了马克思。在马克思的《巴黎笔记》中已体现出来了。

[1][2][3]下一页

上一篇: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教学综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