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析建立生态价值论 丰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

2016-01-16 01:01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论析建立生态价值论 丰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学说;劳动价值论;生态价值;环境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学说;劳动价值论;生态价值;环境;可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在人类已迈进可持续发展新时代的今天,建立生态价值论是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需要,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重要表现。探讨如何在传统经济学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以生态经济价值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价值理论,可以进一步论证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围绕着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展开了各种不同意见的争论,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应该根据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和新实践,沿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逻辑思路和方法,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这一科学理论,用发展着的劳动价值论指导新的实践;另一种则是以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和新实践为借口,否认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科学性和生命力,尤其是自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以后,一些学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怀疑甚至否定就多了起来,出现了在经济学领域里要丢掉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这个老祖宗的倾向。我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求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现实世界,用当代最新的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站在时代前列,站在实践前沿,开创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一、传统经济学价值理论是与生态相脱离的价值理论

在传统的经济学研究中,经济学家往往认为经济过程不造成环境性质的变化,也不为所处环境性质变化所影响。经济过程为一种与外部隔绝、自成系统以及与历史无关的过程,一种既无外流、又无内流,在消费与生产之间自行循环的过程。长期以来,传统经济学视经济系统为一相对孤立的系统,没有把人类社会经济体系看成是建立在生态系统基础之上的,没有把人类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社会生态价值运动及其规律;而是将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看成和生态过程毫不相关的,甚至对立的纯粹的经济过程,因而生态过程就被排除在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之外。因此,传统经济学价值理论把人类劳动过程看成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过程,因而认为人类劳动只能投入在经济系统内部. 经过人类劳动过滤的也只有经济产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就表现为商品。所以,劳动价值论,就是商品价值论。人们把自然生态的进化与演替,看成是完全由生态系统的自然力本身的作用所推动,与人类劳动无关。这样,理所当然地就把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价值即生态价值排斥于国民经济运行与社会再生产价值运动之外。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传统经济学劳动价值学说忽视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是一种与生态相脱离的价值理论。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完全是大自然的产物,没有凝结人类劳动,它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因而人们可以无偿使用它,是大自然的恩赐。在这种观念指导下,“资源无价、原料低价、产品高价”的不合理状况长期存在,以致经济的发展,将大量的可更新的和不可更新的资源投人生产生活领域,加之掠夺性的过度开发和浪费使用,造成了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重后果,使自然资源和自然系统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数量的变化。一些过去非常丰裕的环境资源,例如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淡水、肥沃的土地,现在变得供不应求了。第二,质量的变化。由于环境中有害物质的积累和污染物排放速度的加快。导致环境质量下降,高质量的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第三,人类对环境需求的变化。现代社会人们对环境资源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迅速增加,而且在质量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建立生态价值论是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需要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尤其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危机和生态危机并存交织,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到了空前尖锐的程度.使生态与经济的极不协调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矛盾问题。人类对有限的环境资源的利用不得不作出抉择。从而使得生态环境价值理论问题势不可当地进人了经济学研究的殿堂。

上一篇:浅谈对劳动价值论大讨论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