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在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应用(1)(2)
2016-03-06 01:02
导读:知识创新对于提高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最直接的意义。在高等学校中,知识创新主要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取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
知识创新对于提高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最直接的意义。在高等学校中,知识创新主要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取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追求新发展、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积累新知识,并把它们运用到教学和社会服务中去,以促使高校获得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知识创新是高校长期持续发展的动力源。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知识创新的广度、深度和方向将最终决定着高等学校的前途和命运。
二、知识管理在高等学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观念落后。高等学校中大多数人对知识管理的概念认识不清,不了解知识与信息的本质区别,将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混淆在一起。虽然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密不可分,但是知识管理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是信息管理所不能替代的。另一方面,对知识管理重视不够;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人,在知识组织中,人力资本居于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在高等院校中,教师和研究人员应居于主导地位,但是,很多高等学校对待这一主体不如对待金融资本或实物资本那样给予重视,这样无疑不利于知识管理的推进。
2.管理水平低下。高等学校普遍缺乏有利于推行知识管理的组织、制度、文化等软环境,并且,在学校层面缺乏能够对整个学校的知识管理承担责任的部门。目前高等学校院系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十分普遍,各个院系之间的联系和优势的整合缺乏统一考虑和安排;教职工之间缺乏交流,没有相互学习的氛围;学校主要依赖于少数人的工作,扼杀了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多数人只注重个人的奋斗与创新,缺乏师生团队合作猜神。这些都导致知识很难共享,而这与知识管理的目的——促进知识共享是相违背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3.缺乏相应的知识管理平台。当今世界,知识增长、创新的速度愈来愈快,致使知识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必须具备对复杂多变的知识环境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持续的知识创新能力,而这一切,都要求高等学校的知识管理体系要具备先进的IT系统,包括各种软件、硬件和网络基础环境。但是,我国大多数高等学校缺乏健全的知识管理IT系统,导致高等学校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反应迟钝,适应性差,以至于造成高等学校工作的低效率和低效益。
4.知识管理在高等学校应用中流程混乱。知识管理在高等学校的应用过程应该是—个“知识集约——知识应用——知识交流——知识创新”四个环节反复良性循环的过程,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这个过程没有连贯起来,而且,大多数时候,知识应用和知识交流这两个过程都被忽略了。
三、提高知识管理在高等学校应用的对策分析
1.转变观念。高等学校应该加强有关知识管理的知识培训,一方面让大家认识到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区别在于,知识管理强调的是如何设计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得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的知识创新。另一方面要唤起大家对知识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实施知识管理工程的紧迫感。并且,我们要认识到这种培训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最重要的是为教职员工提供一个随时随地的学习培训机会——例如,登陆学校的内部网就可以获取学习资源。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谈在知识管理背景下的组织结构模式构建
构建现代企业知识管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