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档案管理创新体系建设(1)
2016-04-13 01:06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论高校档案管理创新体系建设(1)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加强高校档案管理创新体系建设,档案工作管理要在模式
摘要:加强高校档案管理创新体系建设,档案工作管理要在模式上创新,思路上创新和手段上创新。文章探讨了今后高校档案管理创新的实践。
关键词:创新体系建设;高校档案管理;管理理念
高校档案工作要想在学校管理中体现出自身价值,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跟上当今和未来世界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在管理上创新体系建设。即: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档案服务的思路创新;管理手段的创新;提升档案管理的品位。
一、加强档案管理创新体系建设
(一)模式的创新
高校档案馆虽属机关部门,但大多属于非独立结构,一般情况下挂靠校办,或者是校办的一个科室,其职能主要是执行而非决策。这种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面向办学的要求。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一些高校管理者逐步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在高校机构改革中,先后将档案管从校办或其他部门分离出来,独立起来,升格为直属单位,变成档案管理的职能部门,由被动执行变为主动决策,对促进高校档案管理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档案工作的主体地位形成之后,就要注重学校的未来方向,把握前瞻性的特点,在档案资源、档案人力、档案开发、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这就能使档案机构高效、安全、有位。各项工作从维持性向创造性发展,为档案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校档案工作的超越,呈现高校档案事业不断发展的前景。
(二)思路的创新
1.管理观念的创新。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彻底改变旧观念,牢固树立新观念。盲目追求“小而全”“大而全”,以藏为主,重藏轻用,被动服务,各自攻破,封闭自导,势必造成档案文献资源的极大浪费。观念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前提。管理创新的过程将始终贯穿着观念创新的思想,观念创新就是使管理创新得以成功的保证。管理创新必须确立现代化管理意识,特别是档案管理知识化、网络化、社会化,把知识和创新作为档案工作的管理目标。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把满足全社会用户和学校的需求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价值走向,以创新理念和创新行为来加强档案管理,开辟档案管理发展的新途径。
2.管理内容的创新。档案馆虽然收藏有学校文献资源,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文献资源收藏齐全。人们至今仍然会感到馆藏资源的不足。单凭本馆馆藏难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必须调整,充实馆藏内容,提高馆藏质量。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地采集用户的需要的档案资源,并对档案文献资源不断地进行优化、组织、集成,使其系统化、规范化、有序化,及时、准确、高效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3.管理方式的创新。档案管理的好坏往往要通过对管理水平的评价来确定。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对档案馆管理水平的评价不能单纯地看场所、设备和馆藏。档案管理主要应看档案馆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服务效果。档案馆的管理工作重心要从对馆舍设备、档案资料的管理转向对用户和档案员的管理。档案管理人员要面向用户,走向用户,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有之所急,馆员与用户之间的配合关系将更加融洽与协调。
4.人才资源的创新。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克服“见物不见人”和“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要针对档案专业人员成长和工作特点,努力营造一种尊重个性,鼓励创新,信息理解的良好环境,努力造就一支
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工作实、纪律严的专业人员。要完善档案干部终身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档案
培训质量,提升现职档案人员的文化和专业程度,切实增强档案干部和馆员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要加大对优秀青年档案工作者的培养力度,加强多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注重在实践工作中培养锻炼人才。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实验室计量认证(复审)规范化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