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人力资本”研究者在“人力资本”研究对象的确定上基本是一致的。多数人把研究对象确定为人力资本生成与发展过程及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并且在“资本”这一概念的泛化上所采取的做法是一致的。所有的西方经济学的教科书都在重复“资本就是能带来利润的一个物”这样的道理。多数人主张“资本”不仅包括体现在各种实际生产资料中的物质资本,也应该包括非物质资本,这种资本体现在货币上就出现了“金融资本”,而体现在管理者和劳动者的质量和数量上,就形成了“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的多寡对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人成正比,比物质投资增长速度快。这是后现代社会或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学研究的核心理论问题。
“人力资本”的再生产是一种投资,而不应看做消费。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本的主要手段。
除上述共同的看法外,国内一些学者对“人力资本”的研究走出了一条比西方经济学更远的路子。其代表性的观点有:周其仁提出,第一,人力资本天然属于个人;第二,人力资本的产权权利一旦受损,其资产可以立刻贬值或荡然无存;第三,人力资本总是自发地寻求实现自我的市场。魏杰认为,人力资本需要三种激励:产权激励,人力资本的地位激励,企业文化激励。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