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析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

2016-05-10 01:02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论析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论文关健词:贡献;分配;劳动价值;生产要素;所有权

  论文关健词:贡献;分配;劳动价值;生产要素;所有权

  论文摘要:文章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得出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是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所有权。这一理论深度不但能澄清劳动价值论与生产要素分配论的理论误区,而且能为市场经济建设的探索提供一种理论路标。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在十五大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的基础上的又一次重大理论突破。按贡献分配是对以往分配方式的继承与发展.标志着我国的分配制度的探索又达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那么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得出“劳动价值论”与“生产要素论”两种理论误区?因此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的探讨不但能澄清理论上的误区,更能为市场经济建设的探索提供一种理论路标。

一、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不能是生产要素论

要素价值论是19世纪初期,西方经济学家萨伊提出的生产三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观点,即资本创造利润、土地创造地租、劳动创造工资,这就是经济学史上的“三位一体公式”。这种理论认为资本、土地、劳动共同创造价值,即生产要素价值论。而英国经济学家又倡导了土地、劳动、资本和管理的“四要素论”。不论“三位一体公式”还是“四要素论”它们的最基本观点都是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

马克思早就对这种要素理论作了深刻的批判。马克思批判了土地是地租源泉、资本是利润的源泉、劳动是工资的源泉的“三位一体公式”。指出这种分配理论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各种收入的真正来源。“三位一体公式”把各种收入的源泉之间发生联系的社会形式抽掉了。每一个源泉都把它的产物当作是它生产出来的东西,直接和它发生联系。这样,工资、地租、利润好像分别由劳动、土地和资本创造出来的。这就把资本主义制度下各种收入的真正源泉,即生产过程所创造的价值掩盖起来了。马克思批判到这种经济学理论错误的根源在于抹煞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历史性质,指出在这“三位一体公式”中,雇佣劳动被当作一切社会劳动的共同形式,生产资料和土地都不以任何社会形式为转移的物质生产形式,与劳动合而为一了。这样一切劳动都表现为雇佣劳动,生产资料本身就天然是资本、土地会转化为土地所有权。这些劳动条件“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获得的、为一定的历史时代所决定的社会性质,也就成了它们自然、可以说是永恒的、作为生产过程的要素天生就有物质性质了。”从而抹煞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性质。马克思深刻地揭露了这种理论已经颠倒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关系,因为这种理论仅仅停留在物质表面现象,而不去研究经济关系的内在本质。马克思认为,把劳动条件的社会性质歪曲为自然的物质性质,也就把人和人的关系颠倒成为物和物的关系。这种颠倒所产生的拜物教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以按资分配为主的剥削性质。“三位一体公式”就是根据这些被颠倒了的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与现象关系制造出来的。因此,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直根据马克思的基本精神对“三位一体公式”持批评的态度。对此理论界并无分歧。但十六大后有人认为“由于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在价值形成中都发挥各自的作用,所以收人分配的原则是按各种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所作的贡献进行分配。”等的“共同价值论”或“要素价值论”。这种要素价值论认为谁创造价值,谁就应该分配该价值。资本所有者投人资本就应分配利润、上地所有者投人土地就应分配地租、劳动所有者让出了劳动就获得工资。这就把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混淆了。在经济学中价值创造与价 值分配是两个根本不同有范畴。按生产要素分配,不是因为它们创造了新价值,而是因为这些.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它们就不能创造使用价值,因而也不可能创造价值,加之这些生产要素的稀缺性,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要凭物质要素的所有权,从分配中取得相应的份额,按生产要素分配是要素所有者的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按生产要素分配,应该说是生产要素参与了分配,但不等于生产要素本身创造了价值,也不能理解为商品价值由生产要素价值构成,从而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由生产要素的价值决定的。

上一篇:关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