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析《玻璃山》:童话模式下的社会政治潜文本

2016-06-08 01:01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论析《玻璃山》:童话模式下的社会政治潜文本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论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作家;文化批判;社会政治潜文

  论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作家;文化批判;社会政治潜文本;“美国梦”

  论文摘要:国内外评论家对公认的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巴塞尔姆的短篇小说《玻璃山》的解读大多从美学和小说艺术的角度出发,认为该文本是具有强烈后现代主义特征的代表作,是对文学传统的戏仿和颠覆,一般不太关注作品中隐古的意识形态批判。笔者经过研究认为,该文本在童话模式之下隐藏着一个社会政治批判的潜文本,是对美国主流社会中存在的“美国梦”的戏仿、解构和颠覆。

  唐纳德,巴塞尔姆经常被描述成一个典型的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因此许多评论家都是从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特征、审美原则的角度解读巴塞尔姆的作品。拉里·麦克弗里就曾评论巴氏的成名作《白雪公主》体现了作家的“垃圾美学”:“这是一部明显的元虚构作品,他试图探索语言和文学的衰退。”莫拉斯称赞作家在“对当代美国大众文化日益衰落的语言民主进行批判”。与此相类似地,国内外评论家对收在短篇小说集《都市生活》(cityLife ,1970)中的《玻璃山》(The Glass Mountainm)的解读也大多从后现代主义写作手法的实验和创新人手,而较少关注作品中隐含的文化批判。如程锡麟认为这篇小说是“巴塞尔姆在小说形式和语言上试验的例子”;陈世丹也提出“《玻璃山》突出的是对技巧和对传统叙事的否定……它仅仅关注语言的贬值并以对抗雅文化的行动来加速这种贬值”还有人提出小说“通过对广为人知的童话故事的滑稽模仿来颠覆来揭示其文本的虚构性”。总之,巴塞尔姆大胆的小说技巧上的创新似乎掩盖了其写作的现实意义。但是戏仿和颠覆的背后是什么?“解构”就是虚无主义,后现代文本就是无意义的呻吟吗?笔者认为,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大脑思考的产物,是作家价值观、人生观的体现,更是作家所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伊格尔顿说过:文学不是作家纯粹想象或纯粹情感的产物,现实中的文学总是某种意识形态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这种意识形态又是在特定时期、特定地点人们实际社会交往中的产物,因此批评家的任务之一就是重构作家的意识形态网侧。巴塞尔姆的小说在许多方面反叛传统,对他所处的社会状况和转型期的社会倾向冷嘲热讽。对此,本文试图通过对《玻璃山》的解读,探讨巴塞尔姆写作中隐含的社会政治潜文本和意识形态评判,揭示小说在复述美国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和文化信仰一一“美国梦”的同时又是如何解构、颠覆它的。

  二

短篇小说《玻璃山》是个冷峻、滑稽可笑又带有诗歌风格的戏仿童话,小说由100个句子组成。故事框架让我们想起作家20世纪60年代的成名作《白雪公主》也是对迪斯尼版的传统童话的反文化的尖刻重构。小说形式上的实验似乎带有后现代主义的反政治特征(apolitical masks ),然而,小说中奇怪的并置在细细解读中却蕴含着微妙的社会政治意识的评判。

小说明显带有斯堪的纳维亚古老童话的痕迹。童话的原名是《公主与玻璃山》(The Princess andthe Glass Mountain),故事的大意是:从前有个国王喜欢打猎,有一天他猎到了一个野人,他把野人关在一个笼子里,并发誓谁把野人放了的话将被处死。但他唯一的小王子在他外出的时候把野人放了,野人允诺将来会报答他。国王回来后大发雷霆,命令侍卫把王子处死,但侍卫们在森林里偷偷把王子放了,王子逃到了另一个国度。王子后来在野人的帮助下,爬到玻璃山顶,赢得了公主的芳心,回到了家乡,与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在《玻璃山》中巴塞尔姆对古老的童话进行了改写,使之具有了很强的象征意义和指涉意味。那么存在于美国文化中的现代童话是什么呢?依笔者之见,巴氏的现代版童话影射着美国社会中使每一个美国人为之“着魔的”“美国梦”。《玻璃山》与其说是对传统童话故事的解构和颠覆,不如说是对占据主流的美国人的价值观和政治信仰—以“自由”为核心的“美国梦”—的解构和颠覆。正如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埃里克·方纳(Eric Foner)所言,在美国人的自我感觉和意识中,没有任何其他的概念比自由更为至关重要。 “自由”的概念是当代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和政治信仰的核心,童话般地体现为实现个人自由的“美国梦想”。

上一篇:社会诚信、交易成本和个人权利——和谐社会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