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
2016-09-11 01:28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浅谈对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论文关键词:体育 硕士研究生 培养方式 社会需求
论文关键词:体育 硕士研究生 培养方式 社会需求
论文摘要:通过对我国部分体育院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以及高校对体育硕士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和专家访谈,分析目前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在专业设置和研究方向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及对策,旨在促进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顺利接轨。
1研究目的
在充满竞争的21世纪,“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能否有效地识才、育才、用才和留才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成败。2008年的奥运会举办权的获得,大大提高了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重视,为此,各大高校都把体育人才资源的开发和使用纳入了自己的战略规划和战略决策之中,这在客观上为体育学科研究生的就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契机。但事实上,摆在研究生面前的不仅仅是机遇,更多的是挑战。在当今这个富于竞争的社会,社会用人体制逐渐走向了市场化运作模式:“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社会不用庸才,不用书呆子,他们需要的是英才,是智商和情商的双“高型”人才,这样就体育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单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么用人单位对已就业的研究生的满意度如何?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方式是否完善,存在那些问题以及如何应对?为了增加就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本研究就基于以上方面的问题加以研究,试图促进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顺利接轨。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2.1.1三所高校的培养方式
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
2.1.2八所大学对于体育学科研究生的满意度及需求现状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师范学院、长江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体育学科研究生就业与人才需求的研究文章和相关资料。
2.2.2问卷调查法
对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46份,回收问卷132,有效回收率为90.4%,并对问卷进行检验,结果是有效的。
2.2.3访谈法
走访了8所高校体育部门的主管领导共8人。
2.2.4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软件包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整理。
3结果与分析
3.1用人单位对体育学科研究生满意现状
体育课的设置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需求的调查发现,体育学科研究生进入高校,主要是教学与训练和科研两大部分。因此,高校的体育教师承担着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大责任。而作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的效果,不仅影响学生的培养,更重要的影响学校全面的、多元化的发展。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师中体育硕士的比例与日俱增,但用人单位对体育学科研究生满意度却普遍不高。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所进体育学科研究生非常满意的最多只占3%,比较满意最多的还不到整体的1/6,一般与不太满意两者相加最小值超过了50%,最大值竟然达到91%,而对于非常不满意占3%一5%。(见表1)
调查结果说明:高校对体育学科研究生满意度普遍不高,与学校自身期望存在一定的差异。调查发现,导致这种差异主要原因是:(1)科研能力不强、专业技术水平不精湛,不能做到一专多能,同时上几门不同的体育选修课;(2)缺乏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裁判能力;(3)缺乏组织校内外体育活动的经验。从调查中还得知,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硬件的要求是,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强的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3.2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方式现状
3.2.1体育院校专业技术课时数偏少,教师授课质量不高,无法满足学生提高专业技术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