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散文的审美独特性(3)
2016-09-23 01:38
导读:散文最容易向诗出位,因为与其他文体比较起来,诗与散文是最贴近的一种文体,是同属一国的艺术。向诗出位的散文,我们通常称之为“诗体散文”或“
散文最容易向诗出位,因为与其他文体比较起来,诗与散文是最贴近的一种文体,是同属一国的艺术。向诗出位的散文,我们通常称之为“诗体散文”或“散文诗”,如鲁迅《野草》。古代也有这种现象,如陶潜的《归去来辞》、王勃的《滕王阁序》、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等散文中也不乏对仗工整、情境优美的诗句,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王勃《滕王阁序》);“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潜《归去来辞》)等等。
散文向小说出位,形成具有叙事与情节的“散文体小说”,如何为的《第二次考试》、张洁的《拣麦穗》、茹志鹃的《百合花》、孙犁的《荷花淀》等等。散文甚至可以与戏剧交叉变成“戏剧——散文”,如鲁迅的《过客》。如今,随着媒体技术的日益进步又出现了摄影散文和电视散文等新的散文样式。
文学本来就是语言的艺术,每种文体都有它特殊的风格与审美性,我们只有针对散文的独特审美性进行研究,才能对散文文体进行全面深刻的认识,才能最终达到散文审美的目标。论文出处(作者):杏林阳光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
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读王国维《人间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