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比较分析

2017-05-18 01:08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比较分析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在发展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摘要: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在发展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看,我国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在受教育程度、营养健康、配置等方面都落后于东部地区。通过比较,认为欠发达地区应控制人力资源的规模膨胀,普及初等教育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善营养健康水平,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有序流动。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比较
  
  一、东、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状况比较
  
  (一)人力资源数量及变化
  通常用国际标准的劳动力年龄人口(15-59岁)来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源规模。表1是中国及两类地区在1990年和2000年时的劳动力年龄人口数以及这期间的增长速度。该表显示,2000年中国的劳动力年龄人口已达8.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6.64%,无论是全国还是东西部地区,都是劳动力年龄人口增长速度快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劳动力年龄人口的增长仍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从劳动力年龄人口的地区构成来看,东、西部地区分别拥有全国39.78%、27.45%的劳动力年龄人口。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转变已进入“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阶段,但人口年龄结构的惯性作用将使人口规模继续扩大。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第三次出生高峰期间所出生的人口将在本世纪初陆续进入劳动力年龄,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全国及东、西部劳动力的绝对增长量仍相当可观。东、西部地区间人口转变的差异,将影响15年后人力资源状况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只有广东和海南自然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已经出现负增长,而西部地区有八个省市自然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西部地区间自然增长率相差近2.5个千分点(见表2)。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二)受教育程度
  人力资源质量包括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指一口群体的受教育程度、教育文化结构和水平等。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是这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文化素质的反映,平均受教育年限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受教育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表3是2000年东、西部地区15岁及以上人口中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它很直观的反映了东西部地区之间人力资源科学文化素质的差距。
  从表中可以看出,首先,我国人力资源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15岁及以上人口中初等教育比重较高,小学和初中所占比重分别为30.25%、38.86%,两者已占全部人口的一半以上,这反映我国整体人力资源受教育程度不高,还处在低层次人力资源开发阶段。
  
  资料来源:高书国,杨晓明主编.《中国人口文化素质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293页。
  其次,东、西部地区间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已进入中层次人力资源开发阶段。而西部地区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仍处于低层次人力资源开发阶段。东西部地区之间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在高层次人力资源方面较为突出。东部地区受大专教育者占全国的48.57%,本科占全国的53.39%,研究生占全国比重高达65.63%,东部地区高层次人才占全国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人口总量占全国人口的比重;西部地区大专、本科、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比重分别占全国的18.43%、17.14%和12.10%,明显低于其人口总量占全国人口的┍戎亍*
  从根本上说,东西部地区间人口受教育水平的差异是果,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因。教育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的发展。2000年中国人均GDP为7.823元,东部地区为11.502元,西部地区为4.765元,东西部地区间不断扩大的差距使得两类地区对人力资本投资和对教育的投入程度也不相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能力也不相同,进而影响人力资源的开发。从表4中可看出,2000年东部地区的教育经费是西部地区的2.57倍。在教育经费的构成中,西部地区过分依赖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融资渠道单一;东部地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社会办学、捐助以及来自受教育者的投资等投资方式比重较大。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营养健康
  营养健康的改善是提高人力资源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对营养健康投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许多学者已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福格尔,1996;张车位,2002,等等)。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了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婴儿死亡率从解放初期的200‰左右下降到2000年的32‰,下降了80%以上。而平 均预期寿命从1953年的40.3岁提高到2000年的71.4岁,提高了31岁。2我国婴儿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已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更高于发展中国家,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还有一定的差距。
  我国地区间婴儿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存在明显差异。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婴儿死亡率下降了11个百分点,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了近5岁,而西部地区婴儿死亡率下降了30个百分点,平均预期寿命提高6岁。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在改善人民生活、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从表5、图1中仍可以看出,东西部地区之间在身体健康方面的差距仍然很大。东部地区婴儿死亡率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而西部地区仍具有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特征。东西部地区间平均预期寿命相差达6岁。
  
  透过上述差距,我们看到的是东西部地区间在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方面的巨大差异。从表6反映的情况来看,东西部地区间在医疗卫生机构和床位数的拥有量上差距不是很明显,卫生院、妇幼保健机构数西部还多于东部。但为什么东西部地区间在身体健康素质方面存在如此大的差距呢?原因在于东西部地区间在受教育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体制等方面的差距。首先,更高的文化程度可以使人们更清楚的认识到营养健康的重要性;更高的文化程度可以使人们获得更多的营养健康知识,从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善其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1其次,我国总体上已从原来的“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转变为医疗服务需求不足、供过于求,2东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导致在医疗服务需求方面的差距很大(见表7)。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也高于西部地区,有病不就医的形象不明显。而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低,农民人均纯收入低,由于没有钱看不起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足”。第三,由于体制不顺,卫生医疗服务不到位,药价猛涨,超出消费者承受能力等问题,导致低收入人群有病看不起形象普遍存在。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四)人力资源配置
  不仅人力资本的总量对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而且人力资源配置对经济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配置作为人力资源“投资—生产—使用”这一开发链的最后一个环节,人们形象地把它称为人力资源开发“长跑比赛最后100米的冲刺”。王浩认为1,广东省在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公共投资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情况下,由于人力资源配置性开发的明显竞争优势,推动了广东省近20年经济的飞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预期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明显。但东西部地区在人力资源的配置性开发方面存在相当的差距。东部地区人力资源的管理制度和使用制度已相当灵活,劳动力的价格—工资基本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人们会根据市场状况进行比较优势上的选择,从而实现劳动力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的动态优化配置。西部地区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低,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户籍制度等一系列僵硬的制度性安排禁锢着人力资源的流动,人才管理过于刚性,造成大量的人力资源闲置、浪费和某些部门、地区的人力资源缺乏。“孔雀东南飞”、“一江春水向东流”现象除了东部地区由于投资增加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会和经济报酬的增加外,东部地区宽松灵活的人才配置机制也有很强的吸引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部地区人才流出量是流入量的2倍以上,特别是中青年骨干人才流失。近几年仅西北地区调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科技人员就超过3.5万人,多为中高级人才。
  
  二、对欠发达地区的启示
  
  (一)积极有效地推进计划生育,控制人力资源的规模膨胀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由于年龄结构的惯性和西部地区“多子多福”、“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传统生育观念尚未根本转变,西部地区生育率水平并不稳定,人口规模仍将继续增长。人口的高增长使得西部地区总人口与潜在人力资源数量较大,这给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素质提高带来巨大压力。西部地区人口增长各项指标高于全国水平,除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和陕西五省区外,西部其他省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不同程度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孩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多孩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表明西部地区通过实施计划生育,进一步降低人口增长率的潜力还相当大。按照人口增长率与人均GDP增长率的计算关系:人口增长率每下降一个千分点,人均GDP可提高0.36—0.59个百分点(胡鞍钢、邹平,1999)。降低西部地区的人口增长,是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优先任务,将有利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二)根据发展阶段,不断提高西部地区的科学文化素质
  西部地区发展的瓶颈就是人力资源的素质偏低,把丰富的劳动力转变为经济性人力资源,关键在教育。但西部地区在构建完整教育体系的同时,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应放在普及初等教育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上,这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效果有直接的关系。(见图2)通常说来,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人力资本投资尽管报酬递减,但边际收益仍然显著;而如果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继续对传统的人力资本投资领域进行投资就会受到报酬递减规律较强的约束,此时,对诸如R&D的投资就会有更加明显的边际效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人口文化程度整体较低,文盲、半文盲人口比例较高,这就决定了西部地区必须根据发展阶段来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的科学文化素质。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三)加强和改善西部地区卫生保健服务,逐步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网络
  研究表明,营养健康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如果人们处于特别贫困、营养极其匮乏的状态下,营养的改善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将对生产率产生很强的边际效果。初期营养健康水平提高的边际效果显著,当营养健康的绝对水平达到一定值的时候,它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效果趋于下降。这一变化关系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对尚处于贫困状态的人群而言,致力于改善他们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将会产生更高的生产率效应。因此,国家应加大财政性医疗卫生投入向西部地区的倾斜力度,并提高投入的有效性;重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证农民获得基本的医疗服务,促进西部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大发展。这将极大地提高西部地区人力资源质量,从而对西部经济发展产生显著作用。
  
  (四)建立适合市场经济运行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有序流动
  由于户籍制度和城乡差别的、工资、福利制度等阻碍劳动力市场发育的一系列制度改革缓慢,西部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十分明显,城市与乡村仍存在两个明显的劳动力市场:城乡劳动力市场和乡村劳动力市场。同时,西部农村地区人力资源素质较低,迁移流动的能力不强,到目前为止,西部地区仍存在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西部地区应加快户籍制度等阻碍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制度性障碍,使市场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中真正发挥作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同时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强流动能力,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有序流动。
  
  参考文献:
  [1]蔡日方.中国人口问题报告(200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2]蔡日方等.制度、趋同与人文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
  [3]路遇.新中国人口五十年[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4](美) M•P•Todaro.经济发展(第六版)[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5]高书国,杨晓明.中国人口文化素质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陆杰华.人力资源开发与缓解贫困[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9.
  [8]庄亚儿,张丽萍.1990年以来中国常用人口数据集[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
  [9]李实,John Knight.中国城市中的三种贫困类型[J].经济研究,2002,(10).
  [10]王浩.短缺中的增长:广东人力资源的配置性开发[J].学术研究,2003,(12).
  [11]经朝军,苏红.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4,(04).
  [12]廖海莉.论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03).
  [13]钟丽霞,郑长德.论西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人力资本的积累[J].四川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5).
  [14]白永秀,郭俊华.论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J].当代经济研究,2001,(04).
  [15]王放.中国三大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状况比较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4,(09).
    上一篇:新经济下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