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性组织相关研究综述
2017-06-11 01:06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中间性组织相关研究综述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内容摘要:传统的经济学从“企业-市场两分法”角度,认为层级组织和市
内容摘要:传统的经济学从“企业-市场两分法”角度,认为层级组织和市场组织是两种最基本的配置经济资源的形式,但事实上,层级组织与市场组织之间相互渗透,产生了复杂多样的制度安排—中间性组织。近年来对于中间性组织的研究,使得企业理论和管理理论产生了重大的挑战,本文对已有中间性组织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述评,以期对该组织形态有更加清楚的认识。
关键词:中间性组织 交易成本 组织形态
美国学者Coase(1937)通过对市场和企业组织成本的边际分析,认为企业的边界是由企业内部
行政管理成本与市场交易成本相比较决定的,企业的规模被确定在企业内部交易的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交易的边际成本那一点上。事实上,在市场和企业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界限,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产生了复杂多样的制度安排。这种复杂多样的制度安排被称之为中间性组织。
中间性组织产生的研究
严格地说,首先对处理组织间关系的中间性组织理论中做出有益尝试的是 Williamson (1975)。他从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程度角度来研究交易的组织形式,认为当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程度较低时,市场是有效的协调手段,市场交易具有大规模和治理优势;当这三个变量较高时,尤其是资产专用性程度较高时,企业组织更具优势,企业就会出现。这里,Williamson明确地表述出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机制的两种基本形式—市场与科层制企业。由此引申出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另外一种资源配置机制的问题,引发了中间性组织理论的萌芽。
Perrow(1986)认识到中间性组织在现实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将之称为“隆起的中部”(the swollen middle)。Larson(1992)继承了Williamson的分析框架,在Williamson分析的基础上对交易的维度进行了修正。Larson的贡献在于,将资源依赖的观点引入到交易分析中,并且他认为市场原则和组织原则能够同时存在,而中间性组织就是“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相互之间的“握手”。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杨小凯(2000,2002)的研究从分工入手以交易频率为研究对象,他认为企业应根据交易频率的变化,将中间产品的市场交易频率高于生产中间产品的劳动交易频率的交易外部化,即当最终产品的市场足够大,中间产品的市场交易频率的足够高时,分工就倾向于在企业间发生,企业间出现网络化趋势。杨小凯的贡献是将交易条件的研究转向了交易频率,他从分工的角度揭示了中间性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卢建新(2005)认为中间性组织形成的原因是单纯使用纯价格机制或纯等级机制的组织成本太高。尽管等级制和价格机制作为组织法、观念法有概念性区别,但是企业与市场的区别又是很模糊的。所谓的“市场”交易可能具有许多“企业”的特征,而“企业”安排也有“市场”痕迹。因此,在现时生活中,许多交易都在中间性组织中进行,从而出现了“隆起的中部”。
罗珉和王睢(2005)认为,中间性组织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关于“演进”(Evolution)的思想。这种演进思想的核心是强调组织应对不确定性的缓冲功能与利用不确定性的创新功能,这是组织形态演进的核心问题。缓冲功能打破了一体化组织的边界,是中间性组织存在的必要条件;创新功能真正决定着中间性组织的发展与壮大,是中间性组织的充分条件。
中间性组织形态的研究
Williamson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认为,处在市场与等级制(企业)之间的中间性组织是普遍的形式,走极端的情况非常罕见,他(1991)提出“混合组织(hybrid organization)”来表示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各类制度安排。日本学者今井贤一(1983)认为,可以用两组行为特征把市场与企业组织严格区分开,一是决策主体的联系方式,二是主体的决策依据。主体的联系是分散的和不连续的,且依据价格决策的是市场组织,主体联系存在连续性并依据权限决策的是企业组织,介于两种形态之间的组织都是中间性组织。丸川知雄(1992)则指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可以采取介于一体化(合并)和偶然而短暂的市场交易关系这两级之间的各种形式,这就是中间性组织形式,其特征是在企业之间互相保持独立性的条件下,建立比较长期而稳定的交易关系。他还把介于纯粹的市场交易和完全一体化之间的各种联合形式都称作中间性组织。中间性组织包括参股、控股、分包制(sub-contracting)、长期合作等从紧密到松散的各种形式。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张五常(1987)认为企业是生产要素交易的契约,市场是产品交易的契约,但现实中要素和产品的区分是很模糊的,一个企业的产品可能正是另一个企业的要素。因此,企业和市场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界线,试产成分和企业的组织成分相互融合,形成了大量的虚拟企业、战略联盟以及企业集团等中间性组织形式。杨蕙馨和冯文娜(2005)认为中间性组织的组织形态包括:虚拟企业、网络企业、企业簇群、战略联盟、企业集团等。这些组织形态既有共性又表现出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弄清各组织形态的特征,揭示各组织形态间的相互关系,恰当地选择和构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将成为提高国家与地区、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中间性组织功能和优势的研究
Richardson(1972)认为,企业的活动可以分为“替代性活动”和“互补性活动”,替代性活动在企业范围内组织和协调,既非替代性活动又非互补性活动由市场来组织和协调,而互补性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则要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第三种制度形式,即组织之间的协调来解决。Williamson(1996)在《交易费用经济学:契约关系的规则》中讨论了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中间性组织模式。他用规制结构表示一种使特定交易在其中得以完善的制度性框架。他把中间性组织分别称为“三方规制”和“双边规制”。“三方规制”是这样一种交易组织形式,买卖关系仍然存在,但有一个第三者——仲裁机构。
Candace Jones(1997)的贡献在于结合
社会学理论从嵌入性视角对中间性组织进行重新认识,他的研究超越了Williamson及Larson单纯从交易类型视角研究协调的制度形式框架,它将研究深入到了中间性组织协调交易的具体手段,探讨了“结构性嵌入”下的中间性组织是如何通过进入限制、集体惩罚、信誉、宏观文化等手段进行交易协调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Pfeffer & Salancik(1978)在《组织的外部控制》中指出,企业间活动是互补的,资源(这里指人力资本、技术诀窍等各种各样的资源)具有依赖性。在开放性组织系统中,企业为了获得和保有资源,必须与环境交互作用。企业对各种各样资源的控制最直接的办法是通过并购或企业从内部的扩大,但仍然有许多理由说明内在化(Internalization)是不必要或不可能的,这或许是成本太高、法律限制,或者降低了企业活动的灵活性。如果资源依赖是偶然的和短期的,或通过信任可以获取,内在化是不必要的,因而企业间活动需要复杂多样的组织安排。企业可以通过时间和努力建立企业间交换关系的中间性组织结构,以便获取企业所需的外部资源,并有效地培育和扩大其产品的市场。中间性组织这种协调方式比计划、纯粹市场和内在化的科层组织更具有独特的优势。
张富春和冯子标(1997)认为要理解市场和企业之间存在的中间性组织,特别是像企业集团这类既有科层性质,又有市场性质的中间性组织,就要注意从体现市场和科层组织共同优点的结合上来理解中间性组织。周立群和李清泉(1998)认为中间性组织兼有市场成分和企业成分,它交易是长期、稳定、系统内部实现信息交流和通过相互持股或长期交易形成一个联合体,使得这一组织的成员既保持法律上的独立性,又和其他成员保持协同行动,可以实现“企业准组织性扩张”,克服企业规模临界点的限制。
齐东平(2005)认为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伴随着中间性组织的成长,中间性组织作为联系、企业和市场的制度安排和组织形态,具有节省交易费用、形成外部经济效益、改善经济环境以及完善组织运行的综合功能。一个地区,一国市场的成熟程度以及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状况,与中间性组织直接有关。为提高地区竞争力和改善投资环境,采取措施促进商会、行业协会、企业集群、非政府组织以及企业和产业支持机构等中间性组织的发展,是一项关键性的战略选择。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曾楚宏和吴能全(2006)构建了一个从效率和效益两方面综合衡量经济组织优劣的二维分析框架。他们认为中间性组织存在的原因在于:企业的交易成本最少,但是激励相对不足;市场的激励效果最强,但是交易成本相对较高。而中间性组织节约交易成本和进行激励的能力介于两者之间。从追求效率最大化的角度来看,企业组织优于市场机制和中间性组织;从追求效益最大化的角度来看,市场机制要优于企业和中间性组织;而从综合的角度来看,中间性组织则要优于企业与市场。
关于中间性组织其他方面的研究
Johanson &Mattson(1987)认为,应该有一种网络,这种网络不是严格地基于价格机制或科层制权威机制,它是企业组织间相互适应的协调。
Lazerson(198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意大利公司一般是通过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进行扩张的。但无论进行怎样的扩张,意大利公司总是创造一批由它们控制的小型公司, 形成一个公司之间的协作网络和内部市场,以取代完全的市场关系,形成了生产性企业组织抗御市场风险和应对不确定性的缓冲区,使企业自身避免了竞争的直接冲击。同时,依靠强化分包,又使各个小型公司增加了对市场的依赖;在公司内部创造内部市场,以市场价格机制取代科层制的权威机制,减少了等级制度的刚性,增强了活力和创造性。
Lindbergh等(1991)指出,组织与市场之间的运行并不必然是单向的,组织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多样,企业组织完全可以通过外部购买资源、临时性的帮助或转包等方式又重新回到市场组织形式,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应对是企业必然战略选择。
Hakansson & Snehota(1995)认为,影响中间性组织结构的基本变量是活动、行为者和资源,而网络的构成关系是企业、关系和网络。因此,中间性组织结构的形成与演进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它承担了企业家创造性演化的组织功能。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结论
通过对已有的关于中间组织的研究发现,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中间性组织的本质特征是一种合作竞争型的准市场组织。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中间性组织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制度安排。从分工经济学的视角看,中间性组织中的各企业组织间的关系由相互之间的生产和服务过程(价值链)中分工关系所决定。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看,中间性组织中的各企业组织的加入是一种自组织行为。从组织结构的视角看,中间性组织具有虚拟性,中间性组织与实体公司之间存在显著的区别。中间性组织是组织与市场之间的一种广泛存在的组织形式。已有的研究集中在组织经济、产业发展中的交易费用,中间性组织的起源、优势、组织形态等方面,着重进行的是中间性组织与层级组织以及市场组织之间的比较研究,而对中间性组织发展与公司治理相结合的研究比较少见。
参考文献:
1.卢建新.中间组织崛起的原因[J].中南财经政
法学报,2005
2.齐东平.中间性组织的必要性及其组织功能[J].中国工业经济,2005
3.曾楚宏,吴能全.中间组织的起源及比较优势——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J].财经科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