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产业集群是一个系统。基于系统论构建了一个分析影响产业集群发展因素的三维度框架,从集群系统的环境,集群系统的结构与组织方式,集群系统的要素三个层面分析影响集群发展的因素。集群作为一个系统,必须努力保持较大的开放性,建设好与外界的通道,积极与外间发生物质、信息、商品和人才的交流。
关键词:产业集群;系统;三维度框架
产业集群是一个系统。产业集群系统的环境是指存在于集群以外的对集群有影响的事物总和,一般是指宏观经济政策、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等外在因素。产业集群的构成要素则主要是指集群内的主要行为主体,一般包括企业、相关支撑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产业集群系统的结构是指集群内企业、支撑服务体系、政府等要素的结构比例关系以及相互间联系、交往、作用、影响的方式,可以理解为集群内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竞争态势)、企业间的垂直维度上的分工合作关系、水平维度的竞争关系、联合行动等。
既然产业集群本身也是一个系统,产业集群的运动、发展及竞争优势的发挥受到集群系统的环境、结构以及要素三个层面的影响。因此,可以从系统论的视角构建一个分析影响产业集群发展因素的三维度框架。
一、产业集群系统环境对其发展的影响
1.宏观经济政策和相关产业政策
产业集群是产业与区域的综合体。国家的宏观政策如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对外经济政策以及相关产业政策都会对产业集群的发展带来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比如,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对于身处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无疑是个利好;而国家对某一产业实行扶持政策,以该产业为主体产业的产业集群将会受到相应的优惠待遇。 中国大学排名
2.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也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如果集群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快,需求弹性较高,说明集群产品或服务产出符合人们需求的方向,集群整体上有着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从而导致大量的稀缺资源流入该产业,势必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在波特的竞争优势钻石模型中,市场需求、特别是挑剔的国内需求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一极,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集群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当国内客户对产品或服务十分挑剔并且比其他国家客户要求更高时,苛刻的本地需求促使本地企业不断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和产品的高品质,从而会不断地创新和改进,集群因此能够保持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
3.经济周期
经济的发展是呈周期性波动的,有高峰期,也有低谷期。产业集群作为宏观经济的组成部分,必然也会随着经济的总体走势而发生波动。比如,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整体上进入低迷阶段,对我国不少以出口导向的产业集群就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再比如,1973年能源危机的爆发,对美国底特律汽车产业集群,尤其是以生产大排量车型为主的企业打击甚大。
4.竞争对手
产业集群的竞争对手可能来自于国内市场,也可能来自于国外市场。竞争对手的存在,一方面意味着竞争对手对其市场的瓜分;另一方面,竞争压力将促使集群内企业不断进步,从而整体实力得到提升。
集群系统的环境一般是不可控因素。而且,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经济时代,环境的变化比传统社会要快得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环境适应性原则,要根据环境变化进行集群内部结构和功能的调整。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二、产业集群系统结构对其发展的影响
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决定着系统的功能。产业集群作为一个介于纯市场组织形式与纯层级组织形式之间的中间体组织,它的内部结构直接决定着它的功能、效率以及发展状况。并不是只要有相当数量的相关行业的企业集中在一起,就能形成产业集群,也并不是企业数量越多越好,关键在于,这些企业的分布要有一定规律、有一定比例,分布在各和层次上的企业数量要达到均衡。同时,集群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支撑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也就是说集群各要素之间要形成合理的结构。
1.产业集群的产品结构
产业集群的产品结构是指特定集群内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档次、样式、比例及其相互间的组合关系。产品结构可进一步分为产品的品种结构、产品的规格结构、产品的质量结构和产品的样式结构等。
集群的产品应该形成互补结构,既包括功能上的互补,也包括质量、规格上的互补。产品或服务功能上的互补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的相互补充。波特以一个典型的旅游产业集群为例,说明了观光旅游者的旅游质量不仅取决于景观引人入胜的程度,还有赖于互补性的商业活动,如旅馆、餐馆、商店和交通设施等。产品或服务质量、规格、花样和档次上的互补为不同消费者提供了多种选择。这样,集群就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大的挑选空间,从而集群对消费者更具吸引力。
如果一个集群能够提供这种多样化、互补性的产品,则在竞争中就可以发展壮大,成为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反之,如果集群只能提供完全相同的产品,则其竞争优势会大打折扣,甚至导致恶性竞争,不利于集群的生存与发展。
2.集群内部的竞争态势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产业集群内的竞争关系是多方面的。主要形式有:同类企业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的竞争,价值链上下游企业间的竞争,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竞争等。
就同类企业的竞争而言,与非地域聚集的企业相比,地理集群中的企业显示出更多的竞争。集群中的同类企业同居一地,同行业运用价格、质量和产品差异化程度等评价标尺进行相互比较,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绩效好的企业能够从中获得成功的荣誉,而绩效差的或者平庸的企业会因此感觉到压力,积极吸纳集群内的“最佳实践”以培育创新。因此,集群内的企业通过内在竞争压力,形成了“追赶效应”,获得了单个游离企业难以拥有的竞争优势。集群内企业间的相互竞争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