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增城市新塘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遭遇了严重的水环境制约问题,境内河涌水质持续恶化,东江北干流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受阻。文章通过大量实地调研和分析计算,提出了该镇经济发展与水环境协调保护的若干对策,这些宏观控制对策和应急对策对新时期下的经济发展与水环境协调保护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塘镇;经济发展;水环境污染;对策研究;污水西调;等标排放
增城市新塘镇,位于广州东部、增城市西南部,面积约占增城市的15.4%,人口占50.4%,工农业生产总值占57.8%,是增城市最重要的经济中心。近几年,该镇积极配合广州“东进”战略,大力发展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牛仔服装三大支柱产业,2005年实现全市49.7%的GDP,约127亿元。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加速发展的同时,该地区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却相当严重,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一、经济快速增长背景下严重的水环境问题
新塘镇位于广州市新塘水厂饮用水源保护区内,镇内河涌众多,雅瑶水、永和河等直泻东江北干流。东江北干流是广州市重要的供水水源地,约200万广州市民的日常饮用水取于此地。目前,镇内尚无投入使用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大量生活污水就近排入河涌,部分工业废水也偷排其中,镇内地表水普遍受到严重污染。增城市环境监测站2005年常规监测数据表明,东江北干流新塘断面受总氮的影响,为类水质;雅瑶水、永和河CODcr、氨氮、石油类、总磷严重超标,均为劣类水质。据测算,雅瑶水、永和河的水环境赤字分别已达2604.213吨/年和1183.048吨/年(以CODcr计)。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由此可见,新塘镇水环境保护历史欠账严重,东江北干流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
二、水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
(一)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
受片面追求高GDP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地方政府谋求的是经济增长的高速度,而对经济增长、城市化建设及其生活方式迅速变化带来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却认识不足。20世纪80年代始,新塘镇大规模的发展印染漂洗业和电镀业,畜禽集约化养殖的规模也迅速扩大,大量岗位吸引外来人口不断涌入。以上原因导致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养殖废水急剧增加,水环境污染大大超过了环境承载力。尽管当地政府在水环境保护方面做了许多,但是污染控制远远赶不上污染扩大,用于环境治理的投资不足GDP的1%,仍然是在偿还历史旧账。
(二)产业结构存在严重缺陷
印染漂洗和电镀行业属于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目前,尚有六十多家洗漂企业和电镀企业未搬迁入园,相当数量的印染废水和电镀废水得不到有效控制,三高一低的发展模式尚未得到完全遏制。
(三)城镇规划、工业布局不合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塘镇流动人口大幅度增加,城镇建成区急剧扩大。但城镇的迅猛扩展缺乏合理规划,厂房、民居沿河而建,废水沿河排放以及侵占河漫滩现象相当普遍,这同时也造成了集污的困难。
(四)环保法规、标准不够健全,地区、部门间缺乏合作与协调
据调查,部分现有环境管理法规和标准已不能适应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如粤府函【1999】553号文《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规定,雅瑶水为“饮用水”功能,水质保护目标为“类”,实际上,雅瑶水现已无饮用水功能,成为一条纳污涌,水质为劣类。永和河跨开发区和新塘镇,在进入新塘断面已达不到水质标准,如何协调两个区域内的水环境保护,至今无相关政策出台。这些问题给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和管理带来诸多矛盾和困难,同时水污染治理涉及到环保、市政、建设、规划等诸多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往往各自为政,协调困难重重。 大学排名
另外,区域环境科学和技术研究滞后,储备不足,远远不能满足于区域环境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的需求。
三、当前新塘镇经济发展与水环境协调保护的主要矛盾剖析
从2002年开始,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塘镇积极转变发展模式,淘汰了一批“三高一低”企业,集中力量大力发展三大支柱产业,规划建设了占地20平方公里的“广州东部(增城)汽车产业基地”,使之成为全市最主要的经济增长极,目前广州本田汽车、五羊—本田摩托、日本电装、福耀玻璃等一大批上档次企业已陆续落户基地,新塘步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与此同时,由于该镇水污染能力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历史欠账很多,各河涌水质持续恶化,已严重威胁到东江北干流供水水源的安全。随着新塘经济的持续发展,必然会给水环境带来更大的冲击。
新塘位于东江北干流新塘水厂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具有极高的环境敏感度,根据现行的环保法律法规以及水环境质量现状,新塘大部分水体已不能再新增排污口,因此建设项目的排水出路无法解决,同时现有城镇发展规划相关的城镇污水排放与处理系统也有悖于现行的广东省水环境保护的格局,因此协调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已迫在眉睫。
研究表明,世界上133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过程中,无一例外的符合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曲线的横坐标是人均GDP的增长,纵坐标是环境受到的破坏,坐标曲线呈“倒U型”。曲线左方表明,当我们开始无工不富、开始发展企业,以致到后来大工业时代的时候,我们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也随之加剧,一直爬过这个高山,达到“倒U型”的顶点,也就是它的临界点的时候才会有所改变。据世界银行的计算,美国是在人均11000美元、日本是在人均8000美元的时候,在20世纪的80年代中期先后绕过了“倒U型”曲线的顶点,进入了“倒U型“曲线的右侧,也就是随着人均GDP的增长,生态环境质量逐渐变好。根据相关学者的计算,我国的整体在4000—4500美元的时候就可以翻越这个高山顶点。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