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下的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研

2017-08-08 03:52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下的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研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 要:城市群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高级空间组织形
     摘 要:城市群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高级空间组织形式,能在区域范围内调整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的共同增长。因此,为了扭转目前中部塌陷的局面,实现中部崛起,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应运而生。构建了城市群竞争力指标体系,在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和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有利于中原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发展战略
  
  1 中原城市群的内涵和发展优势
  
  1.1 中原城市群的内涵
  2003年河南省政府在《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中原城市群是指以省会郑州为中心、以洛阳和开封为支撑,包括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 9个城市在内的经济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其中有特大城市 2个、大城市 4个、中等城市 2个、小城市 15个、县城 34个、建制镇 374个,聚集了全省 38个城市中的 23个。在大的框架上中原城市群城市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大郑州都市圈;第二层次以大郑州都市圈为中心,以洛阳、济源、焦作、新乡、开封、许昌、平顶山、漯河等 8个中心城市为结点,构成中原城市群紧密联系圈;第三层次为外围带。
  
  1.2 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优势
  1.2.1 区位优势
  中原城市群处于陇兰经济带的中间部位,东邻发展势头强劲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西接广袤的西部地区,交通四通八达:在己有的陇海、京广、焦枝、新菏等三纵三横铁路和公路交通的基础上,国家大通道连霍、京珠、阿深等高速公路也即将贯通,这样在建和已建成高速公路里程已经打到全国首位和第4位;郑州、洛阳、南阳机场架起了河南对外开放的空中走廊。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1.2.2 资源优势
  河南省的矿产资源、农业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已发现102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8位的矿产达55种,钥、蓝晶、天然碱等5种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一位。中原城市群已发现矿种超过全省的 3/5,其中钼矿、铝土矿等在全国占据明显优势,而且地质构造简单,交通四通八达,易于开采和运输。
  1.2.3 经济优势
  中原城市群位于全国经济地理的中心部位,发展基础好、产业关联度高,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能辐射和带动全省和周边区域的发展;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郑州的铝工业和商贸流通业、洛阳的装备制造、新乡的轻纺、漯河的食品工业和许昌的电力装备制造业等在全国区域性范围内都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影响。
  1.2.4 文化优势
  中原地区是中国古代先进文化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长期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富有开拓进取和兼容并蓄的优良文化传统。目前全省有实力的知名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大都在中原城市群内,在中心城市郑州和副中心城市洛阳更是有一大批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和军队重点院校。中原城市群以其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内涵,逐渐成为了中西部地区的科教文化中心。
  
  2 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定量分析
  
  2.1 城市群竞争力指标体系
  城市群能够有效的利用优势资源、促进经济良性增长、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它的竞争力是城市群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综合的能力。本文秉承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原则,结合了综合性与重点性,选取了4个方面23个指标组成竞争力指标体系。
  社会竞争力水平:人口(C1)、耕地面积(C2)、市区人口密度(C3)。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经济竞争力水平: GDP(C4)、人均GDP(C5)、财政收入(C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C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C8)、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C9)、城乡居民储蓄余额(C10)、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C11)、农用机械总动力(C
    上一篇:浅谈我国老龄产业发展趋势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