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公有制经济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
2017-08-11 01:10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论非公有制经济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 要:非公制经济是顺应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在党和政府大力倡
摘 要:非公制经济是顺应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在党和政府大力倡导、鼓励下迅速发展起来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必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制定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和谐经济政策。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矛盾;和谐社会;重要力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经济发展的层面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不同经济形式并存的社会;经过20多年的政策调整和宪法修订,党和政府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定位和态度,越来越清晰、明确,这就是: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现阶段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可谓不快,但依然处于民以食为天的发展阶段,何况贫富差别,社会两极分化的现状仍在继续恶化,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更快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来改善民生,不但应成为今后政府的主要任务,也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当务之急。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各有优势,它们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与长期历史任务;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社会和谐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加强物质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因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就显得特别地重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缓解了社会压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社会稳定,而社会稳定的关键是解决国民问题。“是民生之本”。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增加城乡居收入,提高生活质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将很难实现。千方百计扩大。使人民群众能够持续,稳定,是对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方面。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十五”期间,一方面,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转移劳动力日益增多。另一方面,国有单位人数大幅度下降,问题对社会构成了巨大挑战。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劳动力需求,吸纳了劳动力增量和存量转移的绝大部分,明显改善了结构。在二元化经济结构中,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产业转移,在非公有制企业,是农业现代化必然趋势。加上非公有制经济具有市场应变能力强,弹性高,容量大,形式灵活,门槛低等特点。更是农民天然“蓄水池”为农民提供了稳定岗位和工资性收入。非公有制经济在孕育、产生和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巨大的劳动力需求,为缓解转型时期的压力,改善社会结构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据劳动和
社会保障部对66个城市的调查,国企的下岗人员当中有65%在非公有制企业实现了再,如果没有非公有制经济,专家预测“我国到2013年将会形成2-4亿人因失业形成的城镇贫困穷体”。巨大的社会贫民窟不仅拖累经济发展,更会造成社会大动荡。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已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与百姓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要和谐,发展是第一要务。经济发展是社会和谐的最重要基础。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来源。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2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家庭财产普遍增加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以年均9.4%的速度增长,非公有制经济年均增速达2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已占我国GDP的1/3还要强,特别是在一些性竞争领域,非公有制经济有的已经超过70%。我国居民家庭财产普遍大幅度增加,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到2006年,全国有2576万家个体工商户,户均资金近2.53万元;”这些个体户涉及家庭人口达7500多万人,其中多数人基本上过上了小康生活。非公有制经济使这么多的人家庭财产得以日益增加,过上富裕和比较富裕的生活,为社会和谐提供了重要保证。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更进一步指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